缙云丨阿蓬英子:书痴张老先生

上游新闻 2024-12-01 06:38:32

书痴张老先生

文/阿蓬英子

张老先生,中等身材,短发平头,两眼带笑,身体微胖,貌如弥勒。他常年穿着红色唐装,讲起话来声音洪亮。人走到哪里,就把独特的“张氏笑声”带到哪里。“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是他的口头禅。他一辈子爱书如命,在全国都是很有名的。2016年,他曾荣获“首届全国书香之家”荣誉称号。

张老先生,名讳玉林,号有容居士,1946年农历五月二十一日出生于彭水连湖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初次结识张老先生,是在2001年黔江区文联成立暨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彼时,他高票当选为文联主席。巧合的是,区文联另外两位领导也姓张。“我们这个班子,就是名副其实的张班子(谐音梗:脏班子,出丑之意)!但是,我们要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努力当好党委政府和文艺工作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服务好各文艺门类的艺术家,多出人才、多出精品,团结一致把黔江区文艺工作做好,千万不能脏班子!大家说,好不好?”张老先生当选后的表态发言,引得会场满堂喝彩,掌声经久不息。

因为记者工作的缘故,我常被邀请参加各文艺门类的工作会、座谈会、联谊会和采风活动。自己虽然只会写新闻,却结识了区内不少老中青艺术家。采写一组系列文章,全面呈现近年来全区各艺术门类的成绩和发展状况。这个想法,得到了时任《黔江日报》副刊主编何炬学先生的支持。为采写好这一组文章,多次打扰张老先生。在接受采访和审稿过程中,他明显流露出对年轻人敬业精神的欣赏和鼓励!

听说我的未婚夫与他是家门儿,张老先生非常高兴,让我婚礼时一定要邀请他。他还接受邀请,帮忙我们撰写婚联、迎宾词,当嘉宾代表在婚礼上讲话。

婚礼前夕,我却听说他腿部意外摔伤住院了。我和先生前去看望他,让他安心养伤,不要牵挂其他事情。他却说:“我这是外伤,又不耽误大脑工作。一边住院,我都在一边思考。你们放心,我还有几天就可以出院了。回家就开始写,一定不会耽误你们的婚礼大事!”

2002年10月8日,张老先生电话告诉我,婚联、迎宾词和讲话稿都写好了。“芳泽素雅真情研信息,君怡新闻妙手写华章”他巧妙地把我们夫妻的姓名和工作,用谐音融入婚联中。10月11日婚礼当天,他竟然在好友侯老先生的搀扶下,拄着拐杖艰难地来到婚礼现场。“今天,我特别高兴!新娘素芳比我的二娃还小两岁,就像我的女儿一样,新郎乙军是我的本家小辈。我今天是又打发女儿,又接儿媳妇。我脸上是笑眯眯的,心里是甜滋滋的!”张老先生的讲话和爽朗的“张氏笑声”,令许多宾客多年不忘。他现场朗诵的婚礼祝贺诗,我更是珍藏至今。

在后来的采访和交往中,我知道张老先生与我父亲同年同月生,生日比我父亲刚好大两天。他对我如学生和女儿一般指教,还曾为我的爷爷、奶奶创作书写过挽联;我也把他当老师和叔伯一样尊敬,偶尔也会记得他的生日,买件衣服或小礼物,聊表晚辈孝心。他七十岁生日时,社区周末亲子读书会的书友们,众筹购买鲜花和礼物,小范围组织传统文化祝寿礼,让他开心快乐不已!

单位接受上级媒体约稿,要采访当地的学习模范。在他二十多平方米的书房,我见到三面墙壁的通顶书柜里装满了各类书籍,且如图书馆一样分门别类。一张大书桌上,笔墨纸砚俱全。地板上和客厅里,竟然还堆有不少书籍。

听张老先生说,自己从小就喜欢读书,初中三年,便把学校图书馆的书几乎都看了个遍,因此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年级前茅。1961年,遇到灾荒,高中停办,他被迫辍学回家当农民兼生产队会计。白天参加生产队劳动,晚上还经常被邀请去为人唱孝歌。根据亡人和孝家的情况,现场编唱顺口溜,把《三国演义》《水浒传》《说岳全传》等古书内容,即兴编成说唱词。这些工作都极其考验人的记忆力和即兴创作水平。这也促使他离校不离书,随时随地都在读书看报。

1964年,他被选到公社粮油管理站任油脂管理员。后来,参加青年积极分子培训班,结业后被安排到县档案馆工作。由于爱读书擅写作,被调到彭水县委办任文秘干事,很快成了“笔杆子”。有时即兴手写讲话稿,领导稍微修改一下,立即就拿到大会上去讲话。如此这般,他就成了县委书记口中的“张秀才”。1973年1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被选为县委常委,兼任彭水县郁山区委书记。他不仅重视农业生产、水利建设,还把文化体育活动搞得红红火火。郁山区被评为四川省和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时任区长王忠友同志,作为代表去北京参加全国体育工作会,领回“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奖牌。1979年底,他们组织策划“八十年代第一春”全国第一个春联镇,让整个郁山古镇一百多家单位、上千户居民,家家户户贴上自撰自书且不重复的新春联,一时被老百姓传为佳话。

1980年末,他被调回彭水县政府和县委宣传部任职。2000年后,调任黔江地区文化局、党校、文联工作,直到2006年在黔江区政协退休,他都没有离开过文化领域。

退休后,张老先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关心下一代和“五老”宣讲团工作中。我们报社组织“圆我读书梦”公益活动,他每次都会包一个红包来现场捐款。2015年暑假,他还穿着红色汉服扮演孔子,和孩子们一起上台表演吟诵《孝经》。“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我们跟着北京师范大学吟诵团的音乐,吟诵《孝经》第一章。台上三分多钟的表演,他硬是冒着暑热,和我们排练了半个多月。

家里那么多书籍,闲置着也怪可惜的。他开始办公益文化书院,把家里近万册藏书,提供给大众免费阅读。多年来,他和家庭教育志愿者们一道,组织周末亲子读书会。他说,举办这些文化公益活动,就是为了增强人们的家国情怀。只要活着一天,就要做一天的文化传播者,希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利国利民!

作者简介:阿蓬英子,本名曾素芳,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重庆市作协会员,曾合著出版《孩子带我上伏羲班》。

图片由作者提供

0 阅读:1

上游新闻

简介:重庆第一都市新闻APP

作者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