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廊坊大捷”真相揭秘。 1900年4月25日,北京东交民巷的十一国使馆感到义和团

“廊坊大捷”真相揭秘。 1900年4月25日,北京东交民巷的十一国使馆感到义和团威胁巨大,而保护他们的清军玩忽懈怠,要求清廷允许其派出本国军队进北京,保护使馆。 4月30日,清廷总理衙门回复:同意,但每个国家仅限30人。 5月31日-6月3日,英、俄、法、美、意、日、德、奥匈八国各派出一支军队进京,合计432人。 比较有趣的是,起初英国严格遵守了清廷限30人的要求,但随后听说俄国派出了79人,英国本着俄国干嘛我都不能示弱的原则,又从香港增派了49人,使得英、俄成为第一批派出军队最多的国家,分别为79人。 6月9日,慈禧调董福祥的武卫后军进京。 甲午战争后,北方清军陆军主力有三支,分别为袁世凯的小站新建陆军、董福祥的“武卫后军”(前身甘军)、聂士成的“武毅军”。三支军队统一由直隶总督荣禄节制。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三支新军均按照西式编制整编,使用当时西方的陆军装备,包括大名鼎鼎的马克沁重机枪。 此时的小站新军已经在袁世凯的带领下去山东镇压义和团,不在京津地区,战后成为硕果仅存的一支北方新军,这也成了袁世凯最大的资本。 6月10日,清廷擅自切断西方使馆区与外界的电讯,西方八国决定,向北京增兵。  6月11日,俄、英、美、日、德、法、意、奥八国从远东就近拼凑2066名军人,组成联军先遣队,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任司令,从天津搭火车出发前往北京保卫使馆。 6月13日,聂士成率领武毅军协同义和团奉命前往天津杨村一带阻击联军,与西摩尔率领的联军在廊坊一带相遇。 在一个月前,聂士成还在疯狂镇压义和团,死于他手中的义和团不下万人。这次他仍然用老套路,命令义和团打头阵冲锋,结果在八国联军的机枪下伤亡惨重,被迫掉头,但又被聂军用机枪扫射,在双方的机枪下,义和团民被杀殆尽。 义和团溃散后,清军才与联军交火,双方对射两个小时,联军被打死7人,伤57人,被迫退回天津。 聂士成大肆屠杀义和团的行为,为主战派、当时的直隶总督裕禄所仇视,他将此战称之为“廊坊大捷”向慈禧报功,将阻击联军归功于义和团,而聂士成部则分文无赏。 聂士成听闻大怒,在随后攻打天津租界的战斗中,他命令部队枪杀义和团,杀死团民一千余人。 6月17日,联军攻占大沽口炮台,为后续联军登陆扫清障碍。 6月20日,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被清军神机营霆字队枪八队章京恩海枪杀。 6月21日,慈禧召开朝会,讨论如何处置恩海。慈禧力排众议,杀掉三个主张严办恩海的大臣,向英、美、法、德、意、日、俄、西、比、荷、奥匈等十一国发出绝交书并宣战,还有一份单独的绝交书送给了清廷海关总税务司赫德。 当天,董福祥甘军联合义和团开始攻打西方使馆区,即东交民巷。董福祥在进攻前得到荣禄的密令,让他“不可力攻”、“明攻暗保”。董福祥令义和团打头阵,遭到联军机枪狙击,义和团后退,又被甘军的机枪大面积杀伤。 从6月11日至6月18日,也就是所谓的廊坊战役期间,清军调集董福祥部、聂士成部合计约3万人,加上约10万名义和团,攻击2000余人的联军,共打死联军62人,打伤332人,清军、义和团死伤超过5000人。 7月2日,义和团趁聂士成在天津作战,摅掠了其在北京的母亲、妻子及女儿,其妻、女随后被轮奸。 7月3日,聂士成听闻此事,率军从天津返京。返京途中,其下属的一营官兵叛变,伙同义和团伏击聂军,聂士成身中数枪,未死,逃回天津。 7月9日,聂士成中炮阵亡。现在大部分资料都说是八国联军打得炮,但是联军的战斗日志中当日无战役记录。义和团随后俘获其尸体,计划暴尸数日后再戮尸。 7月12日,联军1.5万后续部队抵达天津。 7月14日,天津城全部沦陷,联军发现了正在暴尸的聂士成尸体,感其作战勇猛,妥为安葬。 7月18日,清廷照会东交民巷使馆区,宣布“休战”,随后28日再次不宣而战。 8月4日,联军1.8万人向北京进发,当天,清廷再次照会使馆区,宣布“休战”,至此,东交民巷战役结束。清军、义和团在这场持续56天的战斗中,先后投入兵力超过4万人,共击毙西方列国军人、记者、妇女等合计43人,打伤152人,清军、义和团死伤超过3000人。 8月14日,联军攻陷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