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一代英主柴荣溘然长逝,其七岁的幼子柴宗训随即登基为帝,由宰相范质、次相王溥以及魏仁浦共同辅佐朝政。遵循周世宗生前的精心部署,他们将禁军中权重一时的李重进调往淮南,镇守扬州;而将侍卫亲军司的高级将领韩令坤派遣至北疆,负责边境的巡防。至于深受周世宗信赖的赵匡胤,则被委以重任,担任殿前都点检一职,并被封为开国侯,同时晋升为归德军节度使,坐镇宋州(即今河南商丘雎阳县),一跃成为东京城中仅次于韩通的显赫将领。
然而,在此之后,后周朝廷内部却出现了对柴荣所安排辅政大臣的诸多不满之声。有人质疑宰相魏仁浦出身卑微,未曾通过科举之途,才学不足以担此大任;有人批评范质与王溥只知墨守成规,缺乏创新;更有人指责韩通虽有勇武却欠缺谋略。相比之下,那些名位稍次的赵匡胤,却因其善于恩威并用,巧妙处理人际关系,反而赢得了朝中多数大臣的钦佩与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