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走还是停留?《扬兮镇诗篇》中“小镇青年的两种活法”

南方都市报 2024-12-01 17:12:07

11月23日下午,“出走与停留,小镇青年的两种活法——《扬兮镇诗篇》新书分享会”在北京新东方·阅读空间顺利举行。本场活动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主办,嘉宾们围绕作家许言午的长篇新作《扬兮镇诗篇》中“出走与停留”的主题,展开了一场关于小镇青年不同选择的深度对话。本次活动邀请了《扬兮镇诗篇》作者许言午,青年评论家刘诗宇,以及B站up主白思路,共同探讨作品对故乡与成长的独特诠释。

新书分享会现场。

探讨“出走与停留”的主题

谈到此书落笔的契机,许言午先聊起对生命与故乡的反思。他坦言,在2017年父亲过世后,自己开始重新审视从故乡的浙西小镇到北京多年的漂泊经历,那是一个促使他思考“我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试图逃离的是什么?”的时刻,这些问题构成了小说创作的核心动机。《扬兮镇诗篇》作为一部以小镇青年爱情为主线的作品,也在爱情故事的表层之下探讨着“出走与停留”的主题,尤其是丁晓颜与张咏两位主人公的命运的不同,也折射出灵性与现实的交织和对立,许言午谈道:“张咏尽管肉身远离小镇,但他的精神却始终未能离开,而丁晓颜则以其独立、隐秘和灵性的存在拥有了真正的远方。”

论及丁晓颜的人物塑造,许言午表示,这是一个“聊斋式”的人物,带有一股“荒野气息”,对世俗生活有相当程度的超越性。这种荒野感在小说中,表现为丁晓颜夜晚独自织毛衣、听歌或坐在巷子里的场景。而这一形象正是许言午内心深处“隐秘的小角落”的外化,与之相对的是张咏,他则代表了许言午内心更大比例的现实部分,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和张力。

刘诗宇认为《扬兮镇诗篇》对小镇青年的书写非常特别。在中国文学传统中,多有以乡村或都市为背景的文本,而小镇作为一个被夹在二者之间的空间,曾经相较之下少有作品涉及,直到“70后”作家集体登上舞台,小镇、县城才以相对“灰色”的状态登上文学舞台。而许言午不仅描绘了现实层面的中国小镇,也构建了一个浪漫的、理想化的扬兮镇,这种双重属性赋予了小说现实与诗意并存的独特质感,使其既是一部刻画小镇现实的作品,也成为文学中寄托浪漫理想的重要文本。

与此同时,白思路从情感体验的角度分享了阅读感受,她表示“丁晓颜的形象让人感到深深的不舍与委屈,她的孤独和韧性触动了读者的心灵,但她在书中却未被周围人真正理解”,这一独特情感正是丁晓颜“灵性之光”的体现,也让这部作品更具感染力。

当被问及“丁晓颜是否代表故乡”,许言午明确表示:“丁晓颜是故乡扬兮镇最核心、最本质的灵性部分,是文化与文明延续的内在力量”,这种灵性贯穿时空,也是人类共同的精神依托,而张咏所厌恶的小镇琐事则是现实中的另一面,两者的对比反映了人们在追求物质成功过程中对灵性的遗忘。

以一颗“完整的心”超越逆境

主持人白思路开场即提到丁晓颜在豆瓣读者中获得的高评价,她指出:“读者喜欢丁晓颜,正是因为她身上那些优点是我们普通人难以做到的”,随后她列举丁晓颜在换环境、开烧饼店等情境中的从容与适应能力,并提问:“丁晓颜为何能够安之若素,我们普通人在困苦的环境中又能如何收获幸福?”这一问题将讨论推向关于“逆境哲学”的探索。

刘诗宇首先从作品结构入手,指出小说开篇就隐喻了丁晓颜的特殊性,并通过与张咏成长经历的对比,分析了丁晓颜“不敏感”的特殊含义。他提到:“丁晓颜对外界的评价采取了一种不敏感的态度,这种不敏感并非因为她迟钝,而是一种拒绝被外界牵制情绪的智慧,她心中有自己相信的东西,而这些世俗定义的困境对她来说往往不生效。”刘诗宇还引用了书中的一段话:“丁晓颜发现自己沉浸在一件有趣的工作中时,能抵御世界的无聊和非议,而许多人要在自怨自艾和碰壁多年后才领悟这个道理。”这种能力使她在看似失败的一生中,实际掌控着自己的生活节奏和精神世界。他还引用网络流行语“你以为我在第三层,其实我在大气层”来形容丁晓颜的特殊智慧,并总结道:“这本书通过丁晓颜这一角色,让我们重新思考今天关于智慧与幸福的定义。”

许言午则进一步剖析了丁晓颜“不敏感”的双重层次,他指出:“她在情感上是非常敏感的,但在情绪上不敏感。”情绪上的不敏感让丁晓颜不受外界琐碎事件的牵制,而情感上的敏感则让她具备强大的洞察力,能够理解更深层的人性,并主动突破人与人之间的围墙。许言午强调:“丁晓颜的心是完整的,她不会将心切成碎片,分给无关紧要的外界刺激。正是这颗完整的心,让她在逆境中表现出一种超越性的强大。”

谈及丁晓颜的主动性,许言午特别提到:“她的一切选择都在掌控之中——从放弃学牙医转而跟外公学做烧饼,到主动应对家庭与社会的矛盾,再到她对张咏的感情,都体现了她作为强大个体的独立性。”他甚至认为丁晓颜的“付出”带有一种享受的成分,她在照顾亲人时不是盲目地牺牲,而是通过情感的力量打破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她不是以世俗逻辑或成功的手段去赢得他人,而是用完整的心唤醒他人心中的完整。”

心碎与完整:爱与逃离

如果说在《扬兮镇诗篇》中,丁晓颜象征了“完整的心”,她以爱和细腻的情感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而张咏是“心碎的人”,他的愤怒、恐惧与逃离展现了现代人普遍的精神困境。

白思路谈起丁晓颜的人物形象,认为她是一个“把所有人看得透透的猎手”,并引用书中细节——丁晓颜对孩子改姓的隐忍——强调她在情感上的敏锐与宽容。而刘诗宇则指出:“我们都觉得丁晓颜很爱张咏,但这并不完全成立。丁晓颜付出的一切,并非张咏想要的东西,这种不对等的爱注定无法满足双方的需求。”他通过分析书中张咏对丁晓颜日常劳动的“误读”,揭示了他们之间的情感错位——“读者眼中丁晓颜身上圣洁的光辉,在张咏眼中却是困在小镇中的渺小。”这种错位不仅体现了他们关系的复杂性,也暗示了现代情感关系中“供给与需求”的难题。

当谈及张咏为何离开扬兮镇时,许言午强调:“张咏的离开不是为了追求,而是出于逃离。”他将张咏的出走形容为“落荒而逃”,并指出推动张咏离开的并非来自远方的明确目标,而是对扬兮镇的恐惧与愤怒。在小说中,张咏将扬兮镇比喻为一位仇敌,在愤怒中发泄对小镇的痛恨,但这一情绪化的选择最终导致他成为了一个“极端化的失败者”,甚至重蹈了父亲的覆辙。刘诗宇补充道,张咏的愤怒并非“无能狂怒”,而是一种情绪化宣泄的典型表现。但这种情绪未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愤怒之后,小镇依然如故,张咏依旧困在对抗与遗憾中。”

在讨论丁晓颜的爱时,许言午进一步解释,她并非一个“大爱无疆”的圣母,而是一个有边界、有选择的人。“她的爱不是毫无条件地施予所有人,而是对重要的人渴望靠近。她对张咏的爱,是一种基于完整内心的强大感情。”但许言午也坦言,这种来源于“完整的心”发出的爱,在现实中的实现还“太困难,几乎无解”。

正如刘诗宇所言:“我们每个人都是心碎的,但在文学中创造出一个完整的心,是为了让我们在破碎中找到希望。”

0 阅读:3
南方都市报

南方都市报

换一种方式,南都在现场。

作者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