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话·地名背后山西史丨灵丘:赵武灵王陵墓所在

极目新闻 2024-12-01 20:28:44

三晋城邑,名源何处?连缀历史,窥见华夏。《山西话》“地名背后山西史”系列节目,本期讲述“灵丘”地名的由来。

灵丘:赵武灵王陵墓所在

灵丘西汉设县,县治在今县东。之后,或郡或州或县,建制或有变化,其治所却基本没变。

灵丘之“灵”,取自赵国君主赵雍的谥号“武灵”;而“丘”,是坟墓、陵寝的意思,“灵丘”意即赵武灵王的陵墓所在地。陵墓不会移动,则县治自然也不会变化。历史以这种方式,向赵武灵王致敬。

赵武灵王赵雍是赵国第六位君主,赵肃侯之子,赵惠文王之父。赵武灵王即位时15岁,现在看来,他当时还是个高中生,可刚即位,就遇上魏、楚、齐、燕、秦以吊唁为名的“五国图赵”事件,他沉着应对,外联韩宋,内整军备,使得五国无机可乘,最终图谋落空。

当时,赵国的实力并不算突出,军事力量也不如魏、秦、齐等国。于是,赵武灵王锐意改革,学习游牧民族战术战法,积极推行“胡服骑射”。战国时期,这可以说是非常冒险的举动,但这个改革不仅加强了赵国的军事实力,使之成为足以与秦国争雄的强国,也是中国军事史上的一次重要变革。

完成了军事改革的赵国,破林胡,收楼烦,攻灭中山,威震各国。然而就在此时,赵武灵王犯了君主大忌,他将王位传给公子何,自己称为“主父”(主公之父),以便摆脱国内事务,专注于对外征战。然而权力天然具有排他性,赵国这种二元君主制,势必会让人心离散。同时,他废长立幼,又对“长”心存愧疚,采取各种办法尽力弥补,导致长、幼之间矛盾激化。在两公子的相争中,赵惠文王杀了兄长公子章,并将赵武灵王困在沙丘宫三个月,欲出不能,炊断粮绝,最后被活活饿死。

沙丘宫在今河北省邢台市广宗县,也是赵武灵王为自己选定的墓址所在地,但最后为什么千里之外的灵丘却以赵武灵王墓所在地而知名呢?

或许,赵武灵王之死对当时的赵国来说,是件难以宣扬的恶劣事件,为尽快消除政治影响,就选择了遥远的灵丘作为葬址。也有可能灵丘的赵武灵王墓实际上是衣冠冢,因为当时那里是赵国边境,是赵武灵王开疆拓土的成果,当地人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君主,所以设置了衣冠冢,但在举国沉默的背景下,这座衣冠冢反而更加有名,于是就有了灵丘之名。

如今在灵丘县内的赵武灵王墓,占地近万平方米,格局宏伟,无论形制还是规格,都是战国王侯墓的标准。2000多年后,无论它是或不是真正的赵武灵王墓,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灵丘这个名字会提示后人,有这样的一位英雄人物曾经存在过。

•本期文章素材节选自《地名背后山西史》,作者李玉,山西教育出版社2023年3月出版

0 阅读:4

极目新闻

简介:全球眼,中国心,瞭望者,思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