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一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聚焦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创新和改进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为不断提高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水平作出了具体安排、提供了思想指引。
完善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的制度机制
在调动全党抓改革、促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过程中,离不开持续加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全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把握好改革工作的总基调总要求,都需要通过建立健全创新理论学习的长效机制来实现。
要注重集中性教育与经常性教育、理论武装和实践运用、坚持强党性和增本领相结合。要建立以学铸魂长效机制,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化、内化、转化工作;要建立以学增智长效机制,提升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要建立以学正风长效机制,增强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各种风险挑战的能力;要建立以学促干长效机制,通过建立严格的改革任务落实完成情况的监督机制、检查机制等,强化使命担当,推动改革任务顺利完成。
健全党的干部队伍建设
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事关党对全面深化改革领导水平的提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任务的完成,需要一支高质量的现代化干部队伍作为人才支撑和保障。
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通过选拔任用好干部形成和树立鲜明的选人用人正确导向。要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作为好干部选拔任用的基本标准。要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明晰为谁树立政绩、树立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来树立政绩。要明晰抓改革促发展的出发点是把握实情、制定实招、寻求实效,要将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贯穿全面深化改革全过程,确保制定和出台的各项改革举措能够解决问题、促进发展,避免改革过程中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要健全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机制,激励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成为改革事业的积极参与者。
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严密的组织体系是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要探索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有效途径。做好新领域党的建设工作,要选优育强新领域党建工作队伍,创新新领域党员教育管理方式,抓好新领域党的建设典型示范创建等工作。要完善党内法规,增强党内法规权威性和执行力。要完善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完善党员作用发挥机制。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是党的诸多建设工作中的一项基础性的经常性工作。要通过把好党员发展的“入口关”优化党员的队伍结构,通过把好理论学习关提高党员的政治站位,通过把好队伍管理作风关提升党员的综合素质,通过把好作用发挥实践关树立党员的先锋形象。
党的制度建设是贯穿于其他党的建设内容的重要方面,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是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和实现兴党强党的关键之策,事关我们党能否长期执政、国家能否长治久安以及人民美好生活能否实现。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强化制度执行是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的重要抓手。作为一种专门的规章制度,党内法规体现的是党的统一意志,规范着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活动,同时依靠党的纪律来保证这些法规得以有效实施。要通过补齐制度短板,提高各领域党内法规建设水平,完善党的制度建设治理体系。要增强党内法规的权威性和执行力,通过深入推进党内法规制度的执行和落实来提升治理效能。要牢固树立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强化监督问责机制、注重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提高执行党内法规制度的行动自觉,遵循执行党内法规制度的严格标准,强化执行党内法规制度的监督评估,营造执行党内法规制度的良好环境。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本文系2022年黑龙江省卓越研究生培养建设项目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