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帝刘恒入长安:破局“有君求君”之险,稳踏登基之路

小万说 2024-12-02 10:19:24

在西汉历史的风云变幻中,汉文帝刘恒进入长安城这一过程,可谓是险象环生,实则陷入了功臣集团精心设下的 “有君求君” 之局。 一、“有君求君” 局之凶险 当时,功臣集团刚刚族灭吕氏,权势滔天、风头无两,正准备对少帝刘弘动手。与以往常见的废立事件不同,此次功臣们并未明确对外宣布废掉少帝,而是暗中派人去召刘恒来长安,这个 “阴” 字背后暗藏玄机。功臣们企图不出面、不担责任,让刘恒来处理这棘手的 “家务事”,让他背负杀亲戚的恶名,自己却能在道义上占据主动地位。如此一来,倘若刘恒的行事不符合功臣们的心意,他们随时可以将其驱逐,让其卷铺盖走人。 这就是极为凶险的 “有君求君” 之局,明明已有皇帝在位,却又另寻新君,就如同将新旧两位皇帝置于相互争斗的境地,恰似两虎相争必有一伤,而功臣集团则妄图坐收渔翁之利,置身事外掌控局势走向。 二、刘恒面临的局势与洞察 好在刘恒有着敏锐的洞察力,看清了功臣集团的本质。尽管功臣们当时权势颇盛,但他们内部缺乏有足够威望和魄力能将刘氏取而代之的领袖人物。而且,各地还有刘氏诸侯王对功臣集团起着牵制作用,这使得功臣集团不敢肆意妄为、贸然造次。在这样的局势下,刘恒明白只要妥善平衡好各方利益,想要顺利取代汉少帝并在长安站稳脚跟,并非无法实现之事。 三、周勃的出头与刘恒的应对 然而,功臣集团依旧试图维持强势地位,推出太尉周勃作为代表。令人疑惑的是,周勃在这关键时刻出头,后来却并未从与皇帝的这场博弈中收获太多实际好处,反而成了皇帝的眼中钉、肉中刺,备受打压。或许性格耿直的他当时并未深思熟虑,在同事们的一番恭维之下,便贸然行事了。 刘恒抵达长安后,众臣在灞桥迎接,周勃竟当着众人的面邀请刘恒私下谈话,其意图明显是想让天下人觉得刘恒来长安是有着不可告人的勾当,手中有着把柄被功臣集团拿捏着。但刘恒应对巧妙,公开表示有公事就公开讲,王者无私情,以这样的姿态表明自身的光明磊落。 并且,为了彰显进宫的合理性,刘恒高调公开进城,而后在代王邸宫内,与群臣上演了 “西乡让者三,南乡让者再” 的谦让大戏。通过这再三的谦让,在群臣的坚持劝进下,刘恒登上皇位,成为汉文帝。 四、此举的多重意义 刘恒的这一系列举措可谓是一举多得。他先是在公开场合向众人宣告了自己的独立性,摆脱了功臣集团试图给他营造的受制于人的形象;接着在群臣的劝进中,顺利获得了皇位继承的合法性;最重要的是,既然是在功臣们的劝进下登上皇位,那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汉文帝便与功臣集团实现了利益绑定,为后续稳定统治、协调各方关系奠定了基础。 汉文帝刘恒就这样稳稳地踏出了关键的第一步,成功化解了关乎生死存亡的危机,开启了属于他的西汉治世篇章。 (

0 阅读:10

评论列表

那谁

那谁

2
2024-12-03 16:06

[赞][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