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会”在中山大学南校园开幕。本次年会以“非遗保护背景下的民俗学与民间文学学科建设”为主题,由中国民俗学会、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联合主办。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朝戈金,中国民俗学会会长、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叶涛,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党委书记王琤等出席开幕式。中山大学副校长谢湜发来视频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秘书长施爱东主持开幕式。
在非遗火爆“出圈”的趋势下,民俗学何为?
记者从会议上了解到,在春节成为联合国假日、“中国年”升级为“世界年”的背景下,民俗学者们正在为“春节”申遗而奔走。
本届年会通过1场大会主旨发言和52个分会场专题研讨,汇集众多民俗学者专家,探讨民俗学、民间文学研究和非遗保护的发展和未来。来自海内外高校及科研单位近550名参会代表、486篇论文参与研讨,是历届中国民俗学会年会中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一届。
学脉延绵,薪火相传
今年恰逢中山大学百年华诞,中山大学正是中国现代民俗学的重要发源地之一。1927年,顾颉刚、容肇祖、董作宾、钟敬文等一批民俗学开创者成立“中山大学民俗学会”,创办《民间文艺》周刊、《民俗》周刊,标志着中国现代民俗学学科建设的开始。1983年,中山大学钟敬文教授组织成立“中国民俗学会”,至今已拥有41年的历史。
中山大学副校长谢湜在欢迎辞中表示,民俗学是一门带有跨学科性质和较强实践色彩的学问,期待中山大学民俗学者与学界同道们为推动民俗学学科发展、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中国社会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独到的智慧。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党委书记王琤表示,民俗学是中山大学中文系的特色学科,“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离不开广大民俗学者从文献与田野调查两条路径提炼出来的真知灼见”。
为传承治学精神、凝聚民俗学脉,会议现场播放缅怀叶春生教授、刘锡诚先生等2024年内逝世的知名民俗学者的纪念短片。参会人员集体默哀,向前辈学者表达深切的怀念。
叶春生自1978年执教于中山大学中文系,以岭南民俗为治学安身立命之本,延续并光大了民间文艺的“田野之风”,建立了中国民俗学的“岭南学派”。刘锡诚是我国民间文化事业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为中国民间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学科建设,助力申遗
如今,非遗保护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时期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国民俗学会会长、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叶涛表示,认真做好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的学科建设,将对非遗保护工作的理论和实践起到促进作用。
2023年8月,“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入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申报名单。
值此年会召开之际,中国民俗学会参加的代表团正前往巴拉圭参加202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第19届会议,为中国成功申报“春节”列为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而努力。
叶涛表示:“这是中国民俗学会和民俗学者积极响应并深度参与非遗保护工作的体现。”
今年年初,在教育部公布的新的专业目录中,“民间文学”回归中国语言文学二级学科目录。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秘书长施爱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标志着民间文学正式回归文学学科体系。民间文学和民俗学是坚定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环节,‘民间文学’回归二级学科将极大推动民间文学的学科发展”。
会议主旨发言环节由北京大学教授陈岗龙主持,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朝戈金、中山大学教授王霄冰等专家学者从民间文学跨学科研究、海外藏中国民俗文献收集、民间文学形态学及概念史视域等方面发表专题演讲,探讨中国民俗学和民间文学学科建设的历史经验和发展方向。
主办方期待,年会将助力广大民俗学者践行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并将其转化成学科发展的内生动力,更好满足知识生产和服务社会两方面的新要求。
[访谈]
挖掘民俗价值,提振文化自信
为探讨民俗学与民间文学学科发展对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羊城晚报》对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秘书长施爱东进行专访——
羊城晚报:今年的民俗学会年会吸引大量中青年学者,从他们的选题来看,反映出民俗学科怎样的研究趋势?
施爱东:中国民俗学会成立的时候,参与的学者大多是一些从旧社会走来的老先生,分享的论文也大多是见闻式的调查报告。如今的研究者逐渐年轻化、高素质化,他们接受过系统的学术训练,具有开阔的学科视野、较强的科研能力。
同时,国家的非遗保护工作进入系统性保护新阶段,民俗学所关注的日常生活文化和群体认同方式也因社会转型、人工智能的快速普及而变得日益多元。从学者们关注的问题来看,过去的研究大多集中于中国农村的村落文化。但现在,学者的目光投向更广阔的社会环境,他们的学术路径也更加多元化。
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现实世界还是虚拟网络、主流文化还是亚文化,对于当代的文化生态,学者们都会加以关注。
羊城晚报:在如今“传统文化热”的趋势下,民俗学与民间文学的学科发展,在与时代、社会接轨的过程中,能发挥怎样的作用?
施爱东:在当代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中,高校民俗学者致力于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挖掘出来,给予它们符合当代价值的重新定位,这有助于提高本民族的文化自信。
一些民俗曾经被认为是“封建迷信”,比如佛山的“走百病”等,民俗学者则通过揭示民俗背后的生活逻辑、习俗规律,重新认定这些民俗的文化价值,同时调动媒体与社会的关注,还能有效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羊城晚报:如今非遗、民俗等在短视频平台火爆“出圈”,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您如何看待此现象?
施爱东:过去广东地区有一种“讲古人”,就是传统故事的讲述家。他们走南闯北,讲述游历中的各种见闻。
如今的短视频博主代替了传统“讲古人”的角色,采用不同的现代形式,承担故事传播的职能。短视频博主们将一个地区的特色民俗用视频拍摄记录下来,可能运用了一些艺术手法,也可能重新演绎,然后传播和推广这些传统文化故事。其实他们就是数字时代的“讲古人”。
文|记者周欣怡朱绍杰实习生熊安娜
图|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