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中银基金发布的公告称,中银颐利、中银数字经济的基金经理刘晨因个人原因离任,未转任公司其他工作岗位,且已按规定在中国基金业协会办理注销手续。
刘晨,证券从业经验长达17年。历任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研究员,方正富邦基金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中欧基金基金经理、达诚基金基金经理,中邮理财资深投资经理等职务。2023年加入中银基金,当年3月7起担任中银颐利的基金经理。直到离任前,刘晨也未能给中银颐利的业绩带来显著的提升与突破。
事实上,近些年来中银基金饱受基金经理“离职潮”的困扰。根据wind数据显示,截止到2024年11月29日,近一年中银基金已有7名基金经理离职,其中不乏资深“老将”。
今年9月20日,中银基金的高级助理副总裁邢秋羽离任所有在管产品的基金经理职务。卸任前,邢秋羽负责管理的FOF基金产品多达8只,总管理规模达6.54亿元,几乎涵盖了中银基金的全部FOF基金和养老目标基金。
此外,中银基金的权益投资老将王伟于今年2月初离职。王伟2010年加入中银基金,曾任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是中银基金内部培养出来的基金经理,其在公司的投资经理年限长达近九年。在离任前,王伟担任中银基金权益投资部副总经理一职,还是中银基金投资决策委员会成员之一。
背靠国有大行,重固收轻权益
中银基金的前身为中银国际基金,其创立于2004年7月29日并正式开业,由中银国际与美林投资管理携手合资组建。而在2006年9月29日,美林投资管理与贝莱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完成合并,合并后的新公司定名为“贝莱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2007年12月25日,经中国证监会核准,中国银行(601988.SH)正式成为中银基金的直接控股股东。直至2008年1月16日,公司正式更名为中银基金。从股权结构的持股比例来看,中国银行占据83.5%的股份,贝莱德投资管理则持有16.5%的股份。
中银基金依托极为雄厚的股东背景,在运营过程中,仅承接股东的资金配置需求,便能收获较为可观的经营效益。根据中国银行披露的定期报告内容,2024年上半年,中银基金顺利达成净利润3.59亿元,相较于2023年上半年减少了8.18%;2023年全年净利润达7.02亿元,相较于2022年全年增加了1.15%。
然而,作为一家成立时间已有二十年的公募,中银基金却还不到六千亿规模,“背靠”中国银行也不管用。截止到2024年三季度末,中银基金的总管理规模为5912.58亿元,业内排名第19。其中,债券型基金的管理规模为2834.82亿元,货币基金的管理规模为2767.69亿元,固收类产品的管理规模占比高达94.76%。
2024年4月1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新“国九条”)以来,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补齐ETF图谱就成为了公募机构的共识。为响应国家推动中长线资金入市的号召,中银基金今年4月以来发行的6只产品中,仅中银月月鑫30天滚动持有这1只基金产品为债券型基金,其余的产品均是偏股混合型基金;目前也有多只指数基金产品等待审批后发行。但显而易见的是,“偏科”的中银基金在发展权益类业务方面有心无力,新发的5只偏股混合型基金管理规模都在1亿元以下。
尽管外资股东贝莱德是全球规模最大的资产管理集团之一,但其在中银基金持股少,目前在中银基金董事会派驻的只有曾仲诚一人。2020年9月10日,贝莱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2021年6月,贝莱德基金获得中国监管部门批准其在中国开展公募基金业务的牌照,成为中国首家外资全资控股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由此来看,中银基金的业务发展可能会更加仰赖大股东中国银行,外资股东贝莱德话语权较弱。
新任基金经理难当大任
在中银基金被“离职潮”席卷的当下,一批新的基金经理走上前台接手相关基金产品。但这些基金经理要么资历尚浅,要么从已管理产品的过往表现来看,投资业绩难以让人信服。
黄珺在接任中银行业优选后,虽有管理年限接近六年的相对优势,但她管理的基金业绩参差不齐。其中,中银主题策略任职回报较高,达118.90%,年化回报为14.67%,回报排名23/637;然而,中银鑫新消费成长和中银卓越成长的不佳表现却又让投资者质疑,其过往的出色表现是投资实力的体现,还是仅仅得益于一时的市场风格偏向所带来的运气成分。
王睿在接任中银持续增长后,“一拖多”现象更加严重,管理基金增加到了7只。王睿负责的三只近两年发行的权益型基金——中银兴利稳健回报、中银蓝筹精选、中银中国精选目前尚未实现正收益。与黄珺相似的一点在于,二人都是在2018年底附近开始管理产品,投资实力和产品业绩还需要更长周期的验证。
至于接班中银基金曾经的“FOF一姐”邢秋羽的基金经理姚卫巍,其管理的FOF产品中有多只“迷你基”,历任产品最大亏损达2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