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乐新声,文明探源|第二届“良渚论坛”奏响历史与未来的交响曲

潇湘晨报 2024-12-02 16:21:30

近日,第二届“良渚论坛”在浙江开幕,一场名为“良渚回响”的音乐会,不仅让国际嘉宾领略了中国古乐器的独特魅力,更在古今交融中奏响了人类文明的新篇章。

△音乐会上,浙江音乐学院师生进行演奏图/潮新闻

音乐会现场,在浙江音乐学院的精心编排下,埙、编钟、编磬等古老乐器与钢琴、大提琴等西方乐器巧妙融合,展现出诗情画意的中华传统美学意象。古老的旋律在现代乐器的伴奏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令国外音乐家们赞叹不已。

“如果追溯中国古代音乐的历史源头,你会发现它是人类文明显现的曙光。”浙江音乐学院院长王瑞的这番话,道出了音乐的深远意义。良渚时期及更早的远古时代,我们的先人已经掌握了制作乐器、演奏音乐的技术。那些开孔的玉管、精致的骨笛、古朴的陶埙,无一不是他们智慧的结晶。这些乐器,不仅记录了古人的喜怒哀乐,更承载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采风时,瑞士西部应用科学与艺术大学日内瓦高等音乐学院教育主管、音乐家泽维尔·布维耶表达了他对五千年前声音的渴望。而中国的考古发掘,正是揭开这些古老音乐秘密的关键。贾湖骨笛的出土,让世人惊叹于8000多年前先人的音乐才华;河姆渡陶埙的发现,则让我们得以窥见6000多年前先民们的音乐生活。这些珍贵的文物,不仅是中国音乐文明起源的佐证,更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纲维有序、礼乐交融”,这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突出特点。早期的乐器往往与仪式活动紧密相关,它们不仅是音乐的载体,更是文化的象征。曾侯乙编钟的出土,让我们得以聆听2400多年前的声音,感受那份穿越时空的震撼与美好。

然而,古韵仍在,今人如何“玩”古代音乐?这不仅是音乐家们思考的问题,更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课题。当代的音乐艺术创作者、研究者和表演者,正努力通过“古乐新声”的演绎,让源自良渚文明的乐声细流继续滋养着当代音乐。他们将这些文化瑰宝转化为传得开、留得下的作品,让古老的音乐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雷佳在第二届良渚论坛“中外音乐家对话”平行论坛上进行分享图/潮新闻

女高音歌唱家雷佳在《九色鹿》中的表现,无疑为这一课题提供了生动的注脚。她将美声、民族、戏曲、曲艺等多种唱法融合,以跳跃的方式表现角色的转换和强烈的戏剧张力,让世界领略到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同样,四川音乐学院著名作曲家高为杰受前蜀皇帝王建墓中二十四乐舞伎浮雕启发创作的民族管弦乐作品《蜀宫夜宴》,也在当代艺术形式中传承和创新了传统文化。

在全球化的今天,音乐更是连接人与人、文化与文化、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美好纽带。在“良渚回响”音乐会上,浙江音乐学院的学生们将中国传统乐器与西方传统乐器结合,完美展示了合作的美妙之处。这种东西方一体化的音乐形式,不仅让古老的音乐焕发出新的活力,更在交流中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尊重。

正如音乐考古学家李幼平所言:“音乐精神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是古代的也是今天的,更是属于未来的人类的。”在各国音乐家看来,音乐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将在中外交融中继续奏响“文明华章”。

潇湘晨报综合潮新闻

0 阅读:4
潇湘晨报

潇湘晨报

创刊于2001年,现为湖南发行量最多、影响力最大的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