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2月1日是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国家卫健委公布的信息显示,HI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成功率已超过95%。HIV/艾滋病如今已成为一种可防可控的慢性疾病,而HIV耐药问题正成为HIV防治的主要障碍之一,逐渐成为临床和公共健康关注的焦点。
HIV原发性耐药流行率上升至7.8%
截至2022年底,我国报告存活HIV感染者122.3万例,累计报告死亡病例41.8万例。目前HI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成功率达到95%以上,每年新报告感染者数、感染者病死率均呈下降趋势,我国艾滋病疫情整体处于低流行水平。
什么是抗病毒治疗成功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感染病中心主任李凌华解释,这就是当HIV抗病毒治疗成功抑制病毒时,感染者的血液里基本上检测不到HIV病毒,传染性也明显降低,极大地消除了对感染者的影响,免疫功能得以重建,可回归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据《中国疾控中心周报》近期发布的迄今中国最大规模的HIV耐药监测结果显示,2020-2022年我国HIV总原发性耐药流行率上升至7.8%。HIV耐药流行率不断上升,为我国高质量抗病毒治疗带来了潜在的隐患和风险,也可能会降低ART(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在治疗和预防中的有效性。因此,在HIV治疗过程中,减少药物耐药性风险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目标。
不规律用药和自行减量是耐药的主要原因
根据《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2023版)》,目前免费抗病毒治疗药物共4大类,分别为核苷(酸)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蛋白酶抑制剂(PI)、整合酶抑制剂(INSTI)。
李凌华表示,当感染者HIV耐药后,病毒抑制效果下降或治疗失败,出现药物选择少、治疗复杂、耐药病毒株传播等挑战。
“HIV耐药往往是抗病毒治疗失败的常见原因。”李凌华指出,感染者服药的依从性不好是耐药产生的重要原因。如果HIV感染者不规律用药或擅自减量是非常危险的,容易导致出现耐药的病毒。“在临床中,我们已经见了太多尝试不吃药或者擅自停药、减量后,导致耐药,病毒很快卷土重来,来势更加凶猛,感染者常常会因为获得机会性感染肺炎、败血症、脓毒症、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结核性脑膜炎等,很难控制感染,最后导致死亡。”
控制住病毒,就不用担心耐药
感染了HIV,需要终身服用药物来抑制病毒复制。李凌华强调,治疗HIV感染者,只能控制并不能根除,不能停药的。
据悉,目前针对艾滋病的治疗,国家提供的有免费的药物、纳入医保的药物,以及自费的药物。截至目前,已有多款HIV药物进入医保。李凌华介绍,比如创新抗病毒药比克恩丙诺片,广州本地的感染者通过医保报销后,一个月大概也就花几百元,能够把病毒控制得非常好、副作用非常小。据统计,我国70%-80%的HIV感染者都在使用国家提供的免费药物,虽然它还有一定的副作用,但是大多数的人还是能够耐受,而且遇到不能耐受的药物时,也可以换药。
虽然HIV耐药性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挑战,但并非无法克服。李凌华指出:“HIV感染者要预防耐药,一定要遵医嘱,好好服药把病毒控制住,比如病毒载量小于20个拷贝/毫升,检测不到,根本就不用担心耐药的问题了。其次,即使是检测发现病毒载量高了,出现了耐药,医生也会根据耐药的检测报告,更换药物,同时定期监测病毒水平。一般的情况下经过更改药物治疗方案之后,可以遏制住耐药。”
因此,专家也强调,耐药发生后也不需要太恐慌,最重要的是好好吃药。即使是多重耐药,没有更好的办法去控制病毒,也需要用原来的方案能够把病毒控制住,而不是让野生株占据主导,耐药株对人的危害也小很多。即使是这种情况,沿用原来的治疗方案也远比停药好。
文|记者张华
图|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