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走进绵竹市的“飞地园区”,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繁忙而有序的生产景象。各企业机器轰鸣,工人们正抢时间、赶进度,抓生产、忙订单,到处洋溢着蓬勃发展的活力。
“飞地园区”作为绵竹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和强大的吸引力,汇聚了来自四面八方的资源和力量。今年以来,绵竹市坚定不移地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飞地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通过提升服务效能、简化办事流程,为园区企业营造了一个更加便捷、高效、公平的发展环境。
服务保障: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日前,在位于九绵文化旅游产业园的四川利安钢结构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高耸的钢结构构件错落有致,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焊接设备,确保每一个产品都能保质保量完成。2019年,四川利安钢结构有限公司看中了绵竹“飞地经济”的发展潜力,从成都来到九绵文化旅游产业园建工厂。在这里,企业享受到了阿坝州留州电量和税收优惠政策。同时,绵竹市提供的优质、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更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近年来,我们公司的年产值一直在稳步提升,预计2024年公司年产值将达到2000余万元。”四川利安钢结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邓银全说,他们在绵竹建厂非常顺利。九绵文化旅游产业园为公司配备了一对一的产业助理,提供保姆式服务,不仅简化了营业执照的办理流程,还帮助企业在安全、环保等方面完善了相关手续,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数据显示,2024年1至9月,九绵文化旅游产业园实现生产总值3.99亿元,同比增长4.68%;实现营业总收入3.92亿元,同比增长5.12%;实现税收280.1万元,同比增长0.68%。
“近年来,在德阿产业园党工委和管委会的领导下,九绵文化旅游产业园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年产值和税收连年翻番,实现了园区的健康发展。”据九绵文化旅游产业园董事长廖红成介绍,目前,园区已入驻企业23家,其中12家为规模以上企业,部分企业的年产值已突破亿元大关。园区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通过发挥区位、资源、产业、政策、服务优势,在新经济、新材料、数字经济等领域加大发展力度,为绵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要素保障:为项目开工提供强大支撑
在德阿产业园的四川能投德阿锂业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锂盐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正全力以赴抢工期、赶进度,确保项目按时竣工。
该项目是省级和德阳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占地288亩,总投资15亿元,包括1条年产1.5万吨碳酸锂生产线和1条年产1.5万吨氢氧化锂生产线。目前,项目生产装置区土建工程建设已接近尾声,生产设备及电信设备已基本安装完毕,正在进行最后的管道焊接和电缆放线工作,预计2024年12月底实现机械竣工,2025年初进行单机调试和系统联调联试,5月启动试生产,努力一次性产出合格锂盐产品。
据了解,四川能投德阿锂业有限责任公司于2022年12月正式入驻德阿产业园,2023年3月正式开工建设。然而,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公司遇到了高压线迁移、灌溉水渠改道、市政道路建设保障等一系列棘手的问题。对此,德阿产业园迅速响应,积极调动各方资源,有效解决了企业的难题,为项目的顺利落地与开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自入驻德阿产业园以来,我们深切感受到了园区提供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和支持。园区为公司配备了产业助理,提供了一对一的定点帮助。今年公司成功获得了绵竹市2024年度‘开门红’20万元奖励资金。”四川能投德阿锂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李长江说,针对锂渣消纳问题,园区积极出谋划策,不仅协助我们找到了合适的消纳途径,还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援助与政策引导,确保能够在符合相关法规的前提下,高效、环保地解决锂渣问题。
据了解,目前,德阿产业园入驻企业61户,其中规上工业企业26户,已形成基础锂盐产能9万吨/年、磷酸铁锂产能6.3万吨/年,是国内重要的锂电产业上游原料产地。2024年1至9月,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41.27亿元,同比增长11.34%;实现工业增加值40.86亿元,同比增长29.18%;实现入库税收1.76亿元。
据德阿产业园行政审批局局长罗诣介绍,近年来,德阿产业园为强化“一站式”服务功能,建立“直通车”服务机制,设行政审批综合窗口,提供预审代办等“一站式”服务,并配产业助理全程跟进企业需求,提供全方位服务。同时,持续做好“送金融服务到企业”活动,建立沟通反馈机制,定期走访企业,及时协调解决问题,为企业纾困解难,做到“企业有需求,服务不停步”。
近年来,绵竹市通过深化“飞地经济”合作,在优化市场准入、金融政策、政务服务上下功夫,精准施策、破解难题,以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推动营商环境稳步提升,激活经济发展“一池春水”,推动绵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罗天琪牟文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