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教育改革方案的思考:推行 11 年义务教育,其中小学 5 年,初中 3 年,高中

教育改革方案的思考:推行 11 年义务教育,其中小学 5 年,初中 3 年,高中 3 年。 小学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道德观念、兴趣爱好、动手能力、想象力、创造力、传统文化、家务能力及基本生活技能等,让学生从小具备优良的传统美德,还具备爱劳动、爱思考、兴趣爱好广泛和生活能力强等能力。小学阶段平均每日安排三节文化课即可。小学毕业时,学生具备基本的阅读能力和生活基本常识即可,至多相当于当下小学四年级水平,即便三年级水平也行。所有学生的考试务必严格,不合格者不能升级,必须留级,但小学阶段最多留级两年,以确保每个学生都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储备和基本的生活技能,防止后续学习跟不上。留级学生集中在一个班级,配备学校最优师资。不留任何家庭作业,所有作业均在学校完成。班级的成绩合格率、学生身体素质、班级风貌等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指标,并与工资待遇挂钩。每个班级的学生人数控制在 30 人以内,便于教师有充足精力因材施教,照顾到每一位学生。每天必须为学习跟不上的学生安排一节课进行针对性补课,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力求学生成绩基本均衡。 初中阶段与小学阶段的培养方式和内容相近,只是进一步强化,留级最多留一年。初中阶段平均每日安排四节文化课,初中毕业水平与当下的初一或小学五年级相当。小学升初中不以毕业成绩决定学校,由学生和家长选报居住地周边的三个初中学校作为备选,然后随机抽取确定。 高中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道德观念、人生观、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和基础知识等,平均每日安排五节文化课,毕业时达到当下的初中或高一水平即可。初中升高中的方式与小学升初中相同,其他方面教育方法与初中类似。当一个班级的教师对某一学生的评价有 70%意见一致时,学校可辞退该学生,但每个班级每年最多辞退一名学生,每辞退一名学生均为教师考核的扣分项。 大学阶段对学生的培养重点在于提升学生步入社会后的生存和工作能力,具备当下半个职业学校的功能,以便毕业后能够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做到学以致用。通过高考录取入学,宽进严出,毕业后的专业水平达到当下大二左右的水准。 研究生阶段旨在培养具有强大学习能力的社会精英,入学考试必须达到当下大三的水平,也就是说他们起码要具备自学一年大学课程的能力,严进严出,毕业后的专业水平至少达到当下研究生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