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安徽淮南大兴集乡附近突然传来一声巨响,紧接着,埋藏57年之久的李鸿章棺椁被抬了出来,他的尸骨被绑在拖拉机上游街示众,奇怪的是,这位晚清重臣的墓中却没有什么昂贵的陪葬品,只有一个外观精致的小匣子格外引人注目。
1958年,全民炼钢的浪潮席卷全国。在这股狂热的背景下,发生了一件令人瞠目结舌的事情:晚清重臣李鸿章的坟墓被炸开,尸骨被拖出来游街示众。
李鸿章可不是草包,人家年轻时妥妥一枚学霸。17岁考中秀才,从此开启了开挂人生。仕途一路绿灯,平步青云。尤其在太平天国运动中,他展现了非凡的军事才能。
他组建的淮军,成为清朝的王牌部队,战斗力爆表。如果没有他,大清的江山恐怕早就玩完了。
可李鸿章的“高光时刻”并没有持续太久,在外交领域,他屡屡碰壁,签下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比如《中英烟台条约》。
这些条约让西方列强在中国获得了各种特权,也让李鸿章背负了“卖国贼”的骂名。有人说他是“弱国无外交”的受害者,也有人说他是昏庸无能的罪人。总之,这口锅他是背定了。
时间来到1958年。全民炼钢的热情高涨,人们恨不得把所有金属都扔进炼钢炉。在这个背景下,李鸿章的坟墓成了“眼中钉”。有人提议,既然他是“卖国贼”,不如把他的坟挖开,看看里面有什么宝贝可以利用。
于是,一群人浩浩荡荡地来到李鸿章的墓地,一顿操作猛如虎,直接把坟给炸开了。然而,他们并没有找到什么金银财宝,只有一些怀表、铜钱、宝剑之类的东西。哦,对了,还有一副眼镜。这好像再次证明了李鸿章是个“睁眼瞎”?
更令人震惊的是,一些激进分子竟然把李鸿章和他的妻子的遗骨绑在拖拉机上游街示众,以此发泄对他的愤怒。
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评价历史人物,因为历史是复杂的,人是多面的。我们也不能随意破坏历史遗产,因为它们是历史的见证,是文化的载体。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