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擦亮乡土底色,现代淮剧讲述农民自己的故事

新华报业网 2024-12-03 18:06:18

“村里有个管得宽,拾到鸡毛当令传;早管邻居丢了碗,晚管干部烧错锅……”伴着一阵阵悠扬而又不失诙谐的淮剧唱腔,大型现代淮剧《村里有个管得宽》在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黄营镇北集社区的广场上缓缓拉开帷幕。夜色渐浓,但现场灯火通明,村民们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带着期待与好奇,准备享受这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

舞台上,演员们生动地演绎着苏北大运河边旗竿村的基层党员“管得宽”的故事。这位主角,因爱管闲事、好管闲事、常管闲事而闻名乡里,最终自荐成为该村“村风民风家风监督领导小组”的小组长,并逐步走上了一条“管得更宽”之路。他的故事,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基层党员在乡村振兴中的点滴付出与无私奉献。

随着剧情的深入,“村部挡送礼”“楼上搜母鸡”“智退红纸包”“抓赌倒赔钱”等一个个跌宕起伏的情节相继上演,现场观众的情绪也随之起伏波动。大伙儿沉醉其中,仿佛自己也成了旗竿村的一员,与“管得宽”一同经历了那些或喜或悲、或笑或泪的动人瞬间。直到演出结束,观众仍意犹未尽,连呼“好看”“过瘾”,掌声也经久不息。

作为继涟水县淮剧团创排的“党员三部曲”首部《哎呦,我的憨哥哥》后推出的第二部作品,《村里有个管得宽》不仅获得过2023紫金文化艺术节“优秀剧目奖”,还曾被列为2023年度全省重大题材文艺创作重点项目、2023年度江苏艺术基金扶持项目、淮安市年度文艺创作重点项目。而这些荣誉和好评的背后,离不开涟水县淮剧团多年来扎根乡土、守正创新的经历。

翟永军是剧中男主角“管得宽”的扮演者,也是涟水县淮剧团团长。“要想让现代群众爱看、爱听淮剧,首先就需要对传统的表演程式进行创新。”深耕淮剧领域多年,翟永军深知传统戏曲在现代社会中的困境与挑战。他表示,在创排过程中,剧团始终坚持在保持淮剧原有文化风味的基础上,注重吸取其他剧种和现代艺术优秀成果。他们通过改进唱词、编曲、舞美等方面,让淮剧更加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同时,他们还注重将幽默风趣的艺术效果融入剧情中,让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淮剧的魅力。

而在主要角色创作上,《村里有个管得宽》更是下足了功夫。它不仅将镜头对准基层党员的生活点滴,更通过对人物情感、命运、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细腻刻画,真实呈现人物的性格冲突和心路历程。特别是男主角“管得宽”,他既有着基层党员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精神,又有着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和七情六欲。他的形象丰满而立体,让观众在欣赏剧情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他内心的挣扎与成长。

编剧袁连成在谈到创作初衷时表示:“许多普普通通的基层党员,他们没有豪言壮语,却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我们希望能够更深一步,通过人的命运、人的情感历程,挖掘人心深处的东西,挖掘共产党员的党性和人民性。”他深知,只有写出了人心、人情和人性,农民形象才会更加立体饱满。因此,在创作过程中,他深入农村生活,与基层党员和农民群众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忧所盼。也正是这些真实的体验,为他创作出了鲜活的人物形象和动人的故事情节提供了宝贵的素材。

演农民的事、说农民的话、唱农民的腔。从过去的“村官三部曲”到如今的“党员三部曲”,那股子源自乡土的,厚重而浓烈的“土味”牢牢抓住了观众的目光,也为涟水县淮剧团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稳稳托起了淮剧艺术“涟水现象”。近年来,淮安也积极谋求放大“涟水现象”,以涟水县淮剧团的改革转型为蓝本,制定了院团改革“三年行动方案”,从管理体制、人才支撑、绩效机制、政策扶持等多个方面入手,推动文艺院团的高质量发展。“农民的故事,农民最爱看。一个县级剧团,就是要把根扎在自己的土地上。”翟永军表示,未来,剧团将进一步总结经验,打造多反映身边人身边事、彰显时代气息的淮剧力作,创作出更好、更真实、更受老百姓喜爱的新戏、好戏。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张洁茹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