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公安网安部门工作中发现网民“小松”,利用网络短视频平台编造身份、虚构悲惨故事,利用公众同情心骗取流量,谋取私利,因涉嫌扰乱公共秩序,被公安机关抓获。据记者了解,“小松”通过树立“单亲爸爸带女儿送外卖”的人设在各大平台发布百余条短视频,收获了数十万点赞评论并借此盈利。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小松”并非外卖骑手,甚至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三口之家。
“最后一单结束了,我俩今天一共跑了43单,赚了300多元,今天还是很顺利的,然后不小心今天给孩子脸还磕到了,还疼不疼了,姑娘,告诉爸爸。刷到视频的哥哥姐姐叔叔阿姨给我们点点赞。”视频中抱着孩子的外卖骑手父亲“小松”正讲述着当天的故事,触动了无数屏幕对面的善良网友。然而屏幕背后,却是一张用谎言编织的大网,便于信息传播的网络不幸成为掩饰欺诈的“画皮”。
近年来,伴随着网络平台的发展与普及,人们参与信息传播的门槛逐渐降低,“草根网红”兴起的同时,“人设崩塌”也成为不容忽视的恶劣问题。值得注意的是,网络环境中的观点表达并不只是娱乐生活的辅料,更是社会价值观念与时代风潮的缩影。当凭借树立人设便可吸引受众眼球,骗取受众同情,进而流量变现赚得盆满钵满、演变为足够大的诱惑,尽管面临法律法规与道德谴责的约束,也会有一波又一波的人妄图“富贵险中求”。主播“小小努力生活”让亲妈扮养母卖惨圈粉;博主“香菜爱吃猪蹄”炒作原生家庭甚至“吞药”自证;街头摊主“菲菲”伪造经历挑起对立博取同情……这些案例不仅是对公众辨别能力的欺辱,更是对社会风气的污染以及对法律与道义的挑衅,因此,对这些行为的揭发与惩治刻不容缓。
这些网络欺诈行为之所以屡禁不止,除了其背后有着巨大的利益驱动,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些欺诈行为往往具有隐蔽性和难以追溯性。不法分子通常使用虚假身份和账号进行操作,一旦被发现,便立即注销账号或转移阵地,给打击和惩处带来了很大困难。然而国有国法,行有行规,这些狡诈诡计并不能阻止我们整顿乱象、保护网络安全的脚步。今年七月,中央网信办专门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清朗·网络直播领域虚假和低俗乱象整治”专项行动,聚焦社交、短视频、网络直播等类型重点平台,针对造谣传谣、假冒仿冒、违规营利等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笔者认为,流量变现的功能介入使得网络直播或视频社交不只是分享生活的自我选择,而被迫成为丧失道德底线者谋取私利的切入口。流量作为网络经济的底座,更需要具备门槛的筛选与保障。当流量通过真善美的价值传达才能获得变现,网络欺诈的乱象或许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网络欺诈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欺诈者的违法成本。对于编造虚假故事、摆拍虚假场景等欺诈行为,应依法予以严厉惩处,形成有效的震慑效应。同时,网络平台也应承担起相应的监管责任,加强对内容的审核和管理,建立健全举报和投诉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虚假内容。此外,各平台与监管组织还应加强对网民的教育和引导,增强其辨别能力和防骗意识。
网络流量本应是一种推动信息传播和社会进步的力量。然而,当它被不法分子利用成为欺诈的“画皮”时,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警惕网络欺诈行为,共同维护网络空间的清朗和秩序,让不法分子暴露出真面目,得到应有的惩罚,还网络一片净土。(山东大学蒋逸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