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再无拉拉渡……”
连日来,一脚跨三省的知名景点拉拉渡引发公众关注!很多游客称,冲着沈从文《边城》的名气来旅游,却发现拉拉渡停摆了。
拉拉渡,清水江上一渡口。一水之隔,两岸有湖南花垣茶峒和重庆秀山洪安两座古镇。
数百年来,渡口运载三地渝湘黔边民,和来边城经商、旅游的人。
艄公不靠划桨和撑篙,全凭一根带凹口的木棒,在铁缆绳上拖拉前行。
这种古老又独特的渡江方式,被当地百姓形象地称为“拉拉渡”。
橙柿记者注意到,拉拉渡停摆的消息,引发公众热议——
“没了拉拉渡,边城就像没了魂的躯壳,一个故事的魂就破了,遗憾。”
有游客发出“灵魂”拷问:拉拉渡没了,如翠翠在世,不知会伤心否?
两块钱出个省、多年未涨价
杭州的王先生说,至今记得几年前去边城的那些事,“小时候读过沈从文先生的《边城》,从杭州到边城的梦,一直做了十多年。”
在《边城》一书中,翠翠与爷爷靠渡船为生,有人从这里过河,翠翠则会和爷爷抢着摇船。
王先生感慨,爷爷和翠翠渡人过河的故事早已远去。
但乘坐拉拉渡的感觉,和《边城》中写得一样——
渡船一次连人带马,约可以载二十位搭客过河,人数多时则反复来去。渡船头竖了一只小小的竹竿,挂着一个可以活动的铁环,溪岸两端水槽牵了一段废缆,有人过渡时,把铁环挂在废缆上......
从网上拉拉渡停摆的消息后,王先生表示,没有了拉拉渡,边城还是边城吗?
“两块钱出个省,多年未涨价。”
游客小李称,乘坐拉拉渡感受到一种感动:翠翠和爷爷虽已不再,撑船的艄公还是那样的淳朴,“上船没查票,只喊一句没交钱的交下钱,这份信任让外来者感动。”
渡口一头是湘西、一头是重庆。
橙柿记者了解到,关于拉拉渡停摆的原因,两地均有各自的说法。
一头重庆秀山县洪安镇的拉拉渡口,竖起了一张告示称——
广大游客朋友,由于湖南堵住码头,不许拉拉渡靠岸,导致拉拉渡只能暂停营业,给大家出行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告示的时间是2024年10月30日,单位为重庆边城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10月30日同一天,另一头的湖南花垣县边城镇隘门村村民委员会,也贴出一张告示——
因现有的拉拉渡安全隐患严重,为了保障大家生命财产安全,拉拉渡停止运行(何时运行等待通知)。如需往返两岸可乘坐小船或行走茶洪大桥。
也就是说,拉拉渡到目前已停摆一个多月。
《边城》的拉拉渡,为何停摆?
“拉拉渡从此只存在沈从文的书里,好遗憾……”关注到事态进展的人评论称。
湘西古镇茶峒,是沈从文先生笔下的边城,也是重庆、贵州和湖南三省交界地,人们称之为一脚踏三省之地。
1934年,沈从文以茶峒为背景创作的长篇小说《边城》出版,茶峒开始被更多人知晓。2005年,茶峒镇改名为“边城镇”。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排名第二位,仅次于鲁迅的《呐喊》。
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茶峒为背景,借船家少女翠翠的故事,展现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
沈从文在《边城》里这样描述拉拉渡——
渡头为公家所有,故过渡人不必出钱。
有人心中不安,抓了一把钱掷到船板上时,管渡船的必为一一拾起,依然塞到那人手心里去,俨然吵嘴时的认真神气,“我有了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谁要这个。”
管船人却情不过,也为了心安起见,便把这些钱托人到茶峒去买茶叶和草烟,将茶峒出产的上等草烟,一扎一扎挂在自己腰带边,过渡的谁需要这东西必慷慨奉赠……”
《边城》一书,展现了人性和心灵的澄澈纯净。
那么,摆渡了数百年的拉拉渡,今天缘何突然停摆?橙柿记者联系了湘西重庆两地多个部门。
针对渡口告示牌“由于湖南堵住码头,不许拉拉渡靠岸”的说法,重庆秀山洪安镇政府人士告诉橙柿记者,“洪安镇这边的拉拉渡没有任何问题,这边全部都可以靠岸,是对面茶峒镇那边不让靠岸,具体什么原因,需要问问他们,我们不知道具体情况。”
该人士进一步表示,重庆方面肯定希望这个拉拉渡能够运营下去。
橙柿记者致电发告示的重庆边城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没人接听。
秀山文旅委人士回复橙柿记者,针对这一告示,目前不知道具体情况,会进一步向上级负责人汇报此事。
“翠翠”的拉拉渡,还会回来吗?
橙柿记者注意到,事实上,拉拉渡的停摆并非是第一次。
今年6月,长沙姑娘小张(化名)报料称:两元一趟的拉拉渡没有了,只能从湖南这边买五元船票过到对岸重庆,对岸停开,只能从桥走回来。
知情人透露,关于拉拉渡停运,听说是端午划龙舟准备期间,淹死了一个划手。不过,这次拉拉渡在停摆数天后,又重新开张了。
游客小刘说,因为一本书,自己来到一座城。
沈从文笔下的边城茶峒古镇依山傍水,吊脚楼、乌篷船、青石古道摆渡老人,拉拉渡不急不忙地穿梭于湖南与重庆。
“五一排了半天队,都没坐上拉拉渡”,听到停摆的消息后,小刘说心里有点痛。
他记得沈从文在书中的一段描写——
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
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
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
小刘说,“翠翠和爷爷已经走了,如今没有了拉拉渡的边城,不会再想来了。”
橙柿记者了解到,花垣县有关部门对于拉拉渡的停摆,正给予重视。
当地文旅部门的人士告诉记者,目前,拉拉渡的运营,是重庆秀山洪安那边负责,不是湖南这边运营。
出于安全考虑,双方还在协调沟通。
边城镇政府人士称,这边收到的消息是,拉拉渡的船只老旧了,还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在这边没有办理运营许可证和备案。
“拉拉渡是否还开放、什么时候重新开放,目前还不清楚。”
对于拉拉渡停摆,边城镇隘门村的龚支书告诉橙柿记者,以前在拉拉渡上,两岸老百姓都有船只的。
“但河那边(秀山方面)却说已经买断我们的经营权。其实没有这回事,但我们这边政府部门根本没有签字。
“他那个木船大梁都已经断了,我们也下发了几次通知,叫他们不要做了。
“这个事情,需要两地的政府部门继续对接商谈。”
龚支书介绍,这个拉拉渡已经有几百年历史了,祖祖辈辈都是乘坐拉拉渡来往两岸的,干农活也全靠拉拉渡。
“以前我们的田土,很多是在河对岸,祖辈们乘坐拉拉渡过河去种地。”
围绕着安全和经营问题,两岸地方利益的博弈,造成拉拉渡目前的情状。
沈从文在《边城》末尾,对翠翠的结局描写,充满悲情又予人想像,与拉拉渡的现状异曲同工——
到了冬天,那个圮坍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浮起的年青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边城》里的翠翠姑娘,现实中有没有这个人?
龚支书说,翠翠的原型,现实中是真实存在的,听上一辈人说,她是文革时去世的。
“翠翠一辈子没有结婚,是独身一人终老的。更多故事,就不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