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八路军缴获了两挺机枪,却苦于没子弹,几天后,一个农民拉来一辆粪车,嘿嘿笑道:“这里面全是子弹。” 话说回到1943年的中国,那会儿抗日战争都打了三年了,战火连天,没一天消停的。对老百姓来说,每天都跟闯关似的,特别是前线的八路军兄弟们,每次打仗都跟玩儿命似的,还得看看自己信念和勇气够不够硬。 咱们国家大地儿上,战士们一个个跟铁打的似的,筑起了一道道防线,跟长城似的。都说啊,“咱不是生在和平时候,是生在个好国家”,这话听着就带劲,让大伙儿都豁出去了。 到了1943年春天,山东的八路军兄弟们打了一场硬仗,还顺了两挺机枪回来。你说这得多高兴啊,跟捡了宝似的,赶紧擦得锃亮,就等着上战场显摆了。可回头一看,子弹没了,这就跟大厨没米下锅一样,急人啊。 这时候,八路军的联络部长廉纯一跟好哥们儿张士钊喝茶聊天,就把这烦心事给说了。张士钊这人,虽然不是八路,但抗日的心比谁都热乎。 一听这事,立马就坐不住了,想着得帮兄弟一把。他打听到徐州那边有个日军的军火库,子弹多得是。 可怎么整呢?这就得动动脑筋了。张士钊和杜全德是老朋友,张士钊碰到难题,就去找杜全德商量。杜全德住得离军火库挺近,对那地儿门儿清。他俩合计着,不如挖条地道偷摸进去。可巧的是,俩人溜达时撞见个废狗洞,直通军火库里头,省了大劲! 等天黑透了,日军守备松了点,他俩就动手了。杜全德先把狗洞口的铁丝网给剪了,张士钊就猫着腰钻了进去。 里头黑灯瞎火的,张士钊摸索着把一箱箱子弹搬到狗洞边,杜全德在外头接应,一箱子一箱子往外搬。这活儿又急又险,但俩人配合得跟一个人似的,愣是搬了13箱子弹出来。 可问题又来了,这子弹咋带出城呢?城门口日军查得紧,稍有不对就得露馅。杜全德急中生智,想了个招儿:用粪车打掩护!他把子弹包严实了,扔粪水里泡着,再盖层稻草,这么一来,再精的日军也想不到会去查粪车。 张士钊挑了个粪车装满弹药,自个儿悄悄往城门那儿去。守城的日本兵闻到味儿就躲得远远的,谁也不想凑近看看。就这样,张士钊轻轻松松过了城门,直奔八路军营地。 廉纯一他们看到这一幕,眼睛都瞪圆了,不敢相信。等他们把粪车底儿一掀,哎哟喂,全是子弹!整整十三箱,两万多发呢!这简直是给八路军送了个大礼! 这次行动,不光解了八路军的急,还让大家看到了老百姓对抗战的那股子劲儿。张士钊和杜全德,就是千千万万老百姓里头的代表。 他们用聪明和勇敢,给前线的战士们送去了最实在的帮助。 那时候啊,每个人的一点一滴贡献,都像小溪汇成大河,推着咱们民族往胜利的路上走。历史记得清清楚楚,就是这些普普通通却又了不起的人,一块儿写下了咱们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