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79年,越军的鬼屯炮台易守难攻,我军连发上百发炮弹都不能攻下,关键时刻,运煤

1979年,越军的鬼屯炮台易守难攻,我军连发上百发炮弹都不能攻下,关键时刻,运煤工何国安站了出来:“让我来吧!” 1979年早春,中国和越南的关系闹得挺僵,都快打起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赶紧行动,开始了对越南的自卫反击战。 这时候,越南北部的一个叫同登的地方成了大家争夺的重点。同登这个地方位置很重要,周围还有好多战略要地,整个防御系统挺复杂的。有句老话叫“一人守关,万人莫进”,就是说这些地方很难对付。 在这些防御工事里头,鬼屯炮台特别显眼,因为它位置特别,结构也结实。这炮台在同登西南边的一座平顶山上,长120米,宽70米,墙厚3米,全是钢筋水泥做的。更厉害的是,里面啥都有,指挥部、食堂、仓库、宿舍、医院,能住上千人。 这座炮台简直就是解放军前进路上的一个大障碍。1979年的春天,对中国军人来说,是个充满挑战和考验的时候。在同登那边,解放军有好多任务要完成,其中最难的就是攻打鬼屯炮台。 这座炮台是法国人在二战时花了三年时间建的,特别坚固,成了越军抵抗解放军的重要地方。解放军尝试多次用82无后坐力炮和火箭筒去轰那鬼屯炮台,但就像挠痒痒一样,没啥用。就连榴弹炮都搬出来了,炮台还是纹丝不动。这让解放军的大佬们头疼不已,得琢磨新招儿了。 就在大伙儿都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一个平时不起眼的运煤工,何国安,他站了出来,说了个惊人的主意。 何国安啊,他虽然不是当兵的,就是个普通的运煤大哥,但这战时的胆子大、脑子灵,让人刮目相看。原来,他年轻时还参与过这炮台的建设,里头啥样他门儿清。他说了,炮台顶上有个通风口,那可是关键中的关键,只要咱们能摸进去,那炮台就完蛋了。 部队首长一听,觉得有道理,就让何国安带着几个工兵,悄悄地摸过去。这一路,危险重重,子弹跟下雨似的,但何国安他们愣是没退缩。最后,还真让他们找到了那个藏得严严实实的通风口。 接着,解放军就往里头塞了一堆炸药和汽油,轰隆一下,那固若金汤的炮台,就这么烟消云散了。何国安机敏地发现并利用了通风口,解放军因此能对鬼屯炮台发起精确打击。 战士们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往炮台内投进了十二吨炸药和两吨汽油。随后,一阵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响起,鬼屯炮台瞬间崩塌成了一堆乱石。那些曾在炮台内嚣张地宣称“要打到南宁过年”的越军,也在这场爆炸中灰飞烟灭了。 这次胜利极大地提振了战士们的信心,也为接下来的战斗铺平了道路。何国安的勇敢行动,不仅让解放军突破了看似不可逾越的难关,还为战争的胜利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他的事迹迅速传开,成为了大家心中的英雄。 何国安的故事,讲述的不仅是一个普通工人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的壮举,更是一个充满智慧、勇气和牺牲精神的故事。在那个特殊的时代,每一个普通人都有可能成为推动历史进程的重要力量。 何国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即使是最不起眼的角色,也能在关键时刻展现出惊人的力量。好多年过去,那场大战已经成了往事,但何国安的故事还在传扬。 它告诉我们,碰到难事儿和挑战时,别小看自己,说不定你就是那个能解围的大英雄。这种不怕事儿、敢挑担子的精神,鼓舞着咱们一代接一代,朝着更好的日子使劲儿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