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无声的杀手

扬眼 2024-12-04 03:12:02

高血压诊断

高血压,这个被喻为“无声的杀手”的全球性健康问题,正悄然影响着数亿人的生活。今年,最新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以下简称“新版指南”)正式发表,标志着自1999年首版高血压防治指南颁布以来的第五次重大更新。新版指南在2018年版的基础上,结合了国内外最新的高血压研究成果重新修订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看看最新版的高血压指南都有哪些新内容,以及它与以往指南相比有哪些更新和改变。

1.我国高血压人群的重要危险因素

高血压作为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致病因素,全球学者仍在不断探索预防高血压的方式方法,包括它的影响因素。新版指南在延续既往指南推荐的基础上,根据最新的研究结果,纳入了增龄、吸烟、空气污染、高海拔和肿瘤治疗等多项危险因素。

既往已有多项研究证实,年龄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现有研究表明,我国老年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率超过50%。特别是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国现有老年人口已接近1.76亿,预测到2050年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1/3。这部分人群的血压控制,对于改善生活质量、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事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老年人群肿瘤的发病率也较高,同样对健康构成威胁。而肿瘤患者的高血压患病率相对较高,特别是随着目前靶向药物的使用增多,更使得高血压的患病人群明显增加,接受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患者约50%以上有高血压。此类特殊人群的高血压预防和管理也是迫在眉睫。吸烟、空气污染和高海拔等环境因素对于血压的影响,近年来也逐渐受到了重视,也已有诸多的循证证据,因而也被新版指南推荐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2.高血压的定义与分级(适用于18岁以上全部人群)

新版指南中,高血压分类新增了单纯舒张期高血压,其余规范化血压分类、分级的推荐与2018版指南基本一致。

定义:高血压是指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三次测量诊室血压,收缩压≥140毫米汞柱(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分级:根据血压水平,高血压进一步分为1级、2级和3级(表1)。

表1基于诊室血压的血压分类和高血压分级

3.血压测量及诊断

血压测量是评估、诊断和疗效评价的根本方法。准确获得患者的血压水平、波动特点以及变化特征是非常有价值的。新版指南中,首次将血压测量独立成章,证明了其重要性。

新版指南中,诊室血压测量不再是诊断与评估高血压的唯一手段,诊室血压、家庭血压和动态血压水平均可作为高血压诊断的依据。同时也明确指出,不再推荐使用含有水银的传统血压计,推荐使用经过准确性验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

1)血压测量

√坐位安静休息至少5min后,测量上臂血压,上臂应置于心脏水平。

√使用标准规格的袖带,臂围大者(>32cm)应使用大袖带,臂围小者(160/100mmHg)应立即启动降压药物治疗。

●高血压患者(140~159/90~99mmHg)

心血管风险为中危及以上者应立即启动降压药物治疗;

心血管风险为低危者可改善生活方式4~12周如血压仍不达标,应尽早启动降压药物治疗。

●正常高值人群(130~139/85~89mmHg)

心血管风险为高危和很高危者应立即启动降压药物治疗;

心血管风险为低危和中危者,目前暂无证据显示可以从降压药物治疗中获益,此类人群应持续进行生活方式干预。

2)降压治疗的目标

高血压治疗的根本目标是降低心、脑、肾与血管并发症和死亡的总危险。

●心血管风险高危/很高危的高血压患者以及有合并症的高血压患者,在可耐受的条件下,推荐诊室血压目标为

0 阅读:62
扬眼

扬眼

扬子晚报原创新闻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