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大韩民国发生政变。 2024年12月3日深夜,韩国总统尹锡悦宣布实施“紧急戒严”,引发韩国政坛动荡,不过该戒严令仅持续155分钟便被国会投票撤销.以下是此次事件的具体介绍: 事件背景 - 政治矛盾:尹锡悦政府多项政策如经济改革、劳工政策和外交事务等备受争议,遭到反对派激烈批评,双方矛盾不断升级. - 社会动荡:劳工团体与市民组织频繁举行大规模抗议,反对劳动法改革及高通胀等民生问题,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 - 经济压力:经济增速放缓、通胀高企,出口依赖型经济在全球需求放缓中遇挑战,民众对政府信任度下降. - 外交因素:与朝鲜紧张局势持续,外界质疑政府是否借戒严提升国内控制力以回应安全威胁. 事件经过 - 尹锡悦宣布戒严:12月3日23点,尹锡悦称在野党挟持国会、扰乱国家,宣布实施戒严,禁止国会等活动,由陆军参谋总长任戒严司令官,并控制新闻和出版物. - 各方反应强烈:最大在野党党首李在明号召民众赶赴国会保卫国会,指责尹锡悦背叛人民,不再承认其为总统。执政党内部也出现分歧,韩东勋代表反对戒严令。众多国会议员及议长前往国会,拟撤销戒严令,同时警方与人群对峙,国会内外陷入混乱. - 国会撤销戒严令:12月4日凌晨,国会举行紧急会议,190名议员全票赞成解除戒严令,随后通知总统,戒严令无效. 失败原因 - 缺乏支持:尹锡悦未与党内、军方等充分沟通,其所在政党议员反对,军方内部也有分歧,部分军队高官站在反对派一边. - 违反民主原则: 戒严令被认为是对民主制度的严重破坏,韩国社会对民主价值的坚守使得尹锡悦的行为难以获得广泛认可. - 国际社会压力:美国等国际势力对韩国局势表示忧虑,未对尹锡悦的行动给予支持,增加了其政变失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