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战士李陶雄中弹后抢救无效,壮烈牺牲。他的遗体却在送往安葬途中两次掉落,护士郑英发觉不对劲,在打开塑料棺袋的一瞬间,眼前的一幕让人震惊! 上世纪八十年代,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在战场上涌现出了不少英雄人物,而其中最具有传奇色彩的,无疑就是“死而复生”的战士李陶雄。 他的故事令人感到惊奇,但是了解过后,人们又不由得被这位战士身上迸发出的求生意志所打动。 李陶雄出生在湖南的一个普通家庭中,父母都是本分的务农人员,家中还有几个兄弟姐妹。 出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他,受到红色思想的熏陶,对从军当兵有着极为强烈的渴望。 这一代人生长在鲜艳的红旗下,几乎每个青年从小时候开始,心中就有一个保家卫国的愿望,他也不例外。 1981年,年仅二十一岁的李陶雄进入了部队成为了一名解放军战士,穿上了崭新的军装。 几年之后,他所在的队伍奔赴边境前线,和敌人展开了激烈的作战。 在战斗中,李陶雄表现优异,面对枪林弹雨没有展现出丝毫的退缩和胆怯。 当炮弹落下来的时候,他第一反应就是将距离最近的战友给推开,这一耽搁,李陶雄倒在了血泊当中,被送往了后方急救。 战地医院的医生和护士们每天都要接收上百名战士,在经过仔细检查过后,医护人员们确定了他已经没有了生命体征,只能充满遗憾地将他运到后方安葬。 当时,谁也不会想到,奇迹竟然会发生在这个年轻的战士身上。 运送遗体的小护士刚刚将他给抬上车子,李陶雄就从车子滑落了下来,反反复复几次,他的遗体似乎比别人更加柔软。 小护士的心中立即冒出了一个念头:他的身体还没有完全僵硬,这意味着他还有救! 于是,她急忙观察李陶雄的状态,发现他的眼睛确实合不拢,仔细感受身体也有一丝余温。 她急忙叫人把他抬回了病房,随后由直升机转移到了最近的大医院进行抢救,这才保住了这个年轻战士的性命。 经过医护人员不停歇的抢救,他的情况终于逐渐稳定了下来,开始逐渐苏醒。 整整78天的时间,对于李陶雄的家人来说太过漫长了,在部队的牺牲通知下来之后,他的父母当场嚎啕大哭,无法接受儿子离开的结果。 如今意外的喜讯传来,他们担心这是空欢喜一场,谁也承受不了第二次的打击。 好在有医生专家的努力,李陶雄在医院中慢慢转醒。 虽然他的性命抢救了回来,但是他的身体中的数十块弹片却永远取不出来了,这些小小的弹片大多都在肝脏等重要器官附近,一旦动手术就可能造成生命危险。 不仅如此,原来英俊高大的小伙子,如今一只眼睛失去了光明,另一只眼睛的视力也受到了严重影响。 对他来说,这些病痛就像是“特殊勋章”,相比牺牲的战友们,自己无疑是幸运的,作为一名军人,保家卫国是天职,就算是重新再来,他也还是会做出一样的选择。 如今的李陶雄被安排在当地县里的干休所生活,生活上有政府的保障和补贴,晚年生活安逸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