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记者黄慧仙通讯员周洌虔
早上七点多,气温只有10℃,78岁的杭州临平区东湖街道姚家埭村村民朱金仙骑着三轮车,5分钟就到了厂里。这家工厂,属于杭州西太洋塘栖枇杷开发有限公司,主营枇杷花茶。
每年的11月到次年2月,朱金仙都在这里帮工。戴上老花镜,拣花、烘花等一系列活计干起来格外利索。
最近,正逢枇杷花的盛花期,是厂里一年中最忙的时候。100多位和朱金仙一样的村民,成为厂里最得力的工人。经过村民们的巧手加工,枇杷花茶最高价格可以卖到4000元每斤,成了市场上供不应求的“紧俏货”。
摘花将摘到本月上旬
杭州临平区的塘栖枇杷是历史名果,塘栖镇枇杷种植面积达11000多亩。“五月食枇杷果,十一月摘枇杷花,一年四季煮枇杷叶”是这里的村民代代流传下来的说法。
进入冬天,很多人感冒咳嗽,除了吃枇杷膏,在塘栖枇杷原产地,当地人还习惯饮用新鲜下树、烘干而成的枇杷花茶。据中医典籍记载,枇杷花有着“治头风、鼻流清涕”“润喉止咳、解表疏风”等功效。
杭州西太洋塘栖枇杷开发有限公司的工厂里生产的,正是塘栖人常喝的枇杷花茶。
“今年天气比较干,开花迟了点,预计摘花能摘到12月上旬。”杭州西太洋塘栖枇杷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加荣说。
摘花是门技术活,既要小心从花堆里摘下花型完整的花,又要不伤到留在花枝上的剩余花朵,以保证来年枇杷产量;而分拣工作,则需挑出开花率高、花型饱满的枇杷花来。这都对工人的熟练度提出了一定要求。因此,每年这时节,请附近村里的老枇杷农做帮工,已经成了李加荣厂里的惯例。
朱金仙所在的姚家埭村因盛产枇杷而有“枇杷村”的美誉,这里家家户户几乎都种有枇杷树。过去,朱金仙和村民们也常常摘枇杷花,但多半是摘下扔在地里做肥料。一年到头在地里干活,收入却并不多。
“在厂里干活,和熟人聊聊天,每个月3000多元的工资,可以用来给自己买买零食,做得挺有劲!”朱金仙一边和村里老姐妹唠着家常,一边手里的活也没耽误:一朵朵枇杷花在手指间跳跃,弹指间花朵“咚咚”落筐,一套动作一气呵成。
80斤花序,加工出1斤干花
摘花、分拣、清洗、烘干、杀菌……枇杷花从摘花到最后包装,前后要经历六七道工序。在枇杷花盛开的30天左右时间里,像朱金仙这样的枇杷农们,每天都要游走在不同工序之间。在正式包装之前,光挑拣环节就要经历三轮。
“80斤带枝枇杷花,才能加工出1斤干花。”李加荣说,厂里主要生产枇杷红茶、花瓣茶和枇杷八宝茶,每年产量在15吨左右。售价4000元每斤的枇杷花茶正是最优质的枇杷花瓣茶,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李加荣的厂子已经营了22年。从最初的60台微波炉车间到如今具有专利的现代化设备流水线作业,厂里生产的枇杷花茶品质更加稳定,销售额也从当年的2万元一路增长到了1000多万元。
李加荣告诉记者,厂里的枇杷花原料主要来自两种途径,一是来自村民自家采摘,他以每斤25元的价格收购;另外便是雇佣村民到工厂采摘。因而,枇杷花茶的生产,为周边创造了数百个工作岗位,也大大提升了产品附加值,为村民提供了更多增收渠道。他说,未来,自己还将继续在枇杷花瓣茶的开发上下功夫,让枇杷花产业做出更多“花头”来。
据悉,李加荣已入选2023年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枇杷花茶制作技艺也被列入2024年第二批临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