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2月5日报道乌干达《新景报》网站12月3日刊发记者拉齐娅·阿斯曼撰写的报道,题为《我对中国治理的理解》,编译如下:
今年9月5日,当我们开始在北京的一所知名高校学习关于治国理政的课程时,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发表了主旨讲话,这次峰会吸引了数十位非洲国家领导人来到中国首都。
正是由于“中方愿同非方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这一倡议,我得以学习到由世界一流学者讲授的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治理、政治制度、经济、外交、扶贫、民族事务、哲学和历史的课程。我们沉浸在中国人民的文化和传统中,还到政府部门、企业和地方亲身体验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现代化建设。
作为一名乌干达记者,我经常遇到一些歪曲中非关系的报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这是一个不受偏见和误解的影响,思考如何“理解中国”的机会。
通过自己的努力,中国共产党和政府机构旨在确保中国人民能获得良好的教育、稳定的工作、更好的收入、可靠的社会保障、高水平的医疗服务、舒适的生活和优美的环境。
这些里程碑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的。自1921年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一直砥砺前行,克服了重重困难,直到1949年成立了新中国。
现在,中国共产党遵循着深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蓝图。即使面临外界非同寻常的审视,中国共产党也会继续不懈地向人民证明自己。
同样处于中国共产党发展核心的要素是知识。为了应对新时代面临的挑战,党的干部需要更好地认识问题的本质。他们要加强学习,努力增强本领。
这一理念旨在不断建设一个善于工作、善于学习、善于创新的党,同时总结历史,开辟变革之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这自然而然地促使党员,特别是那些担任领导职务的党员,学习历史、文化和其他相关知识。在学习中,干部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保持党的正确方向。
中国这些年来的快速崛起,要归功于中国共产党发挥的作用、摆脱帝国主义实现独立以及党领导下的技术进步。
在过去的40多年里,有超过8亿中国人摆脱了贫困;该国14亿人口中目前没有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中国约有4700万名工程师,预计很快就将累计培养出2亿大学毕业生。中国的工业机器人新安装量占全球总量的一半以上。
自从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该国的政治文化显然是清晰明确的。中国共产党倾向于长远规划,并以理想和现实为指导。(编译/胡溦)
9月25日,北京市丰台区青塔街道珠江紫台社区党委书记吕秋玲(左二)在了解老年居民生活需求。(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