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将在沿海大型项目建设、空间布局中统筹考虑海啸灾害风险,发挥财政职能作用,通过多种渠道支持海啸灾害相关研究,鼓励易受海啸影响地区编制地方标准,为保障建筑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自然资源部日前在答复《关于加快中国沿海城市海啸灾害研究的提案》时表示,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海平面上升,海啸灾害的潜在威胁日益增加,对我国沿海地区的安全构成严重挑战。对此,将深化海洋灾害风险普查成果的落地应用,将海啸灾害普查成果应用于国土空间规划,在沿海大型项目建设、空间布局中统筹考虑海啸灾害风险。
同时,做好业务化海啸灾害预警预报服务,第一时间发布海啸预警信息,开展海啸灾情预判,及时提供应急疏散方案,进一步提升沿海城市海啸灾害风险防范和应对能力。
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院长石磊提交的《关于加快中国沿海城市海啸灾害研究的提案》称,目前,我国沿海地区已成为国家吸引外资多、经济活跃、经济总量大、对国家贡献大、对国际影响大的区域。然而,我国沿海地区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频发的地震容易诱发破坏力巨大的海啸灾害。
石磊表示,我国拥有3.2万公里的海岸线,总长度位居全球第六位,且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一旦遭受破坏性海啸灾害,对周边海洋环境的破坏难以估量,加快沿海城市预防地震诱发海啸灾害的研究工作已迫在眉睫。
“我国近现代沿海地区未遭受过破坏性海啸袭击,对海啸灾害防范缺乏足够重视、科学认识不足。”石磊建议“大力增加人员和经费投入”“制定中国沿海城市抗海啸灾害的建筑标准”“制定高精度的中国沿海海啸淹没图和应急疏散图”。
自然资源部在上述答复中表示,经商财政部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同意提案建议,并在实际工作中予以落实。
自然资源部介绍,将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广辟资金来源,对海啸灾害预警和防御业务工作的持续投入;加强一线技术人员和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鼓励专家学者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技计划、科研专项申请与建设;支持和鼓励专家学者积极参与海啸观测预警国际科学计划与组织,加强国内外海啸预警交流合作。加强海啸灾害风险评估,推动制定和完善各类海啸防御标准。强化海啸预警业务支撑能力,全天候做好灾害预警服务。
海啸灾害多为地震引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表示,已发布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和《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等,要求针对地震引发的海啸等灾害制定防御对策和措施;强制规定工业企业的厂址不得位于受海啸或浪涌危害的地区。《民用建筑通用规范》也规定受洪涝威胁的场地应采取可靠的防御措施。
此外,自然资源部编制《海啸风险评估与区划技术导则》和《沿海大型工程海啸风险排查技术规程》,为全国沿海海啸灾害风险评估和沿海重大工程风险排查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自然资源部介绍,结合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自然资源部已完成全国沿海地区国家、省和市县三级海啸灾害风险评估和普查,构建了海啸灾害风险等级评价指标,完成了全国沿海海啸灾害致灾要素调查。完成全国沿海11个省份219个县(市、区)海啸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形成国家级1:100万、省级1:25万、县级1:5万海啸灾害风险评估区划图集。开展了全国沿海核电站海啸灾害安全性评估工作,摸清了我国沿海核电站的海啸潜在危险性。
第一财经记者从自然资源部了解到,2019年11月5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批准,由我国承建的南中国海区域海啸预警中心启动业务化正式运行,为南中国海周边中国、文莱、柬埔寨、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等9个国家提供全天候地震海啸监测预警服务,至今已对南中国海区域发生的48次事件发布了54期海啸预警产品。
2023年5月12日,自然资源部所属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自主研发的全球海啸预警系统投入业务化运行,标志着我国海啸预警与减灾工作正逐步实现“全球监测、全球预报、全球服务”。
目前,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南中国海区域海啸预警中心)通过全球地震台站、海洋站、海啸浮标等实时监测海底地震海啸,基本实现地震发生后8分钟左右制作并发布首份海啸预警产品(与美国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水平相当),并利用GTS、邮件、传真、互联网等发送至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