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刘英杰
近期,人形机器人行业迎来利好事件密集催化,相关概念板块表现活跃。Wind数据显示,万得人形机器人概念指数12月5日涨1.94%,自11月29日以来连续5个交易日上涨,涨幅达15.49%。
分析人士认为,在政策和技术双重助推下,人形机器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产业化的步伐将加快,商业化落地可期。随着AGI技术持续突破、供应链格局趋于完善、下游应用需求持续打开,人形机器人行业作为高端制造成长板块的明珠,2025年将迎来板块性投资机会,建议关注受益于人形机器人量产的国内一体化关节、减速器、电机龙头企业。
争相布局
近年来,伴随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国内外多家企业争相布局人形机器人,并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据悉,华为正联合中国移动、乐聚机器人开展5.5G网络场景下的机器人应用,面向B端和C端的多种场景。不久前,华为(深圳)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正式运营,乐聚机器人等16家企业与华为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标志着华为正式进军人形机器人领域。
特斯拉机器人官方账号此前发布的新动态也引发了全球投资者的关注。在展示视频中,特斯拉Optimus机器人可稳稳地接住迎面抛来的网球并放下,手指能够相对灵活地弯曲。特斯拉工程师米兰·科瓦克表示,这款机械手的进步具有里程碑意义,自由度比上一代增加了一倍,手部有22个自由度,手腕和前臂有3个自由度。
近日,丰田公司的人形机器人CUE6在日本爱知县长久手市成功完成了一次24.55米的远距离篮球投篮,创下了机器人篮球投篮的最远纪录。CUE6集成了强大的人工智能技术,能够通过不断学习调整投篮角度和力量,从而自我优化。
“特斯拉Optimus机器人手部已实现更加灵活和拟人,驱动技术方案已经基本定型,量产将近。”中国银河证券机械行业首席分析师鲁佩表示,凭借盘古具身智能大模型、毕昇编译器、华为云平台、乾崑智驾ADS等产品,华为能够利用“大模型+算力+平台+智驾和车机协同”赋能产业,加速多元场景下人形机器人落地应用。
政策支持
政策支持也为人形机器人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近年来,政府和企业对自动化和智能化的重视不断推动行业发展,人形机器人技术的进展也引起了市场的高度关注。
工业和信息化部2023年印发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指出,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大脑、小脑、肢体”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确保核心部组件安全有效供给。整机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实现批量生产,在特种、制造、民生服务等场景得到示范应用,探索形成有效的治理机制和手段。到2027年,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产业加速实现规模化发展,应用场景更加丰富,相关产品深度融入实体经济,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新引擎。
根据首届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大会上发布的《人形机器人产业研究报告》预测,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27.6亿元,2026年达到104.71亿元,2029年达到750亿元,将占世界总量的32.7%,比例位居世界第一。
今年10月,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联合行业内头部企业和机构,发布了包含《人形机器人分类分级应用指南》《具身智能智能化发展阶段分级指南》在内的全国首批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团体标准,发起了具身智能语料数据方面首个倡议《共建具身智能语料数据生态》。
中信建投证券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程似骐认为,人形机器人产业政策不断加码,将为人形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在政策和技术双重助推下,人形机器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产业化的步伐将加快。
机构看好
当前,人形机器人技术加速演进,行业发展潜力大、应用前景广,不少机构表达了对明年行业的看好。
中金公司机械行业研究团队在展望2025年行业前景时表示,人形机器人2025年或步入量产元年。特斯拉2024年年底人形机器人硬件方案定点落地可期,近期核心供应商已进入报价阶段。同时,华为正式入局具身智能,至今华为已与乐聚机器人、智元机器人、宇树机器人、拓斯达等分别开展战略合作。看好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的投资机会。
浙商证券机械国防团队认为,人形机器人产业趋势已成,预计从产业形成期过渡到产业扩张期,商业化落地可期。随着AGI技术持续突破、供应链格局趋于完善、下游应用需求持续打开,人形机器人行业作为高端制造成长板块的明珠,2025年将迎来板块性投资机会。
“目前人形机器人产业呈现特斯拉引领、国内厂商跟随的态势。”程似骐表示,人形机器人行业正处于从1到N的量产阶段,特斯拉机器人量产进度、AI大模型更新迭代、海内外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落地进程仍然是核心影响因素。人形机器人由电机、减速器、丝杠、传感器等核心零部件组成,海外厂商起步较早,国内企业产品性能逐步赶上。建议关注受益于人形机器人量产的国内一体化关节、减速器、电机龙头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