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一个纸碗卖十五?”四川,一男子在高速服务区用餐时,想在饭店里买一个空碗,店员表

“一个纸碗卖十五?”四川,一男子在高速服务区用餐时,想在饭店里买一个空碗,店员表示不单卖纸碗,哪怕1个纸碗也卖15元。然而男子被拒后,坚持就要1个纸碗,直言自己出得起钱。可男子之后的举动,却让人无言以对。网友调侃:变脸变得太快了! (信息来源:点时新闻;2024年12月4日关于《网曝服务区商家1个纸碗卖15元》的报道) 李先生在这个服务区想用个碗,可是怎么说人家工作人员也不让用,说是有规定,如果要用,那就十五一个,这算怎么一回事? 很多人都没注意到,高速服务区的餐饮店,很多都用碗筷数量来算营业额。说白了,就是卖了多少碗,就算多少营业额。这样做,一来方便核算,二来也能防止服务员偷懒或者做手脚。毕竟高速上流动性大,管理难度高,这种方式简单粗暴,但也容易引发争议。 想想看,普通餐馆可以根据菜品重量、种类来定价,顾客也能根据自己的食量选择大小份。但在高速服务区,这种“一碗一价”的模式,就显得有些僵化。尤其对于一些食量小或者有特殊需求的顾客来说,就很容易产生摩擦。 事情是这样的,李先生在安岳服务区的美微小吃店,想买个空碗。店员小张解释说,店里不单卖碗,如果需要,可以点面或者米线。李先生不乐意了,说自己就想要个碗,而且“出得起钱”。双方僵持不下,最后小张妥协了,15块卖了个空碗给李先生。 李先生觉得自己很委屈,明明是花钱买的,凭什么被说成“无理取闹”?他在网上发帖吐槽,说这家店是“无良商家”,还把现场的照片和视频都放上去了。在他看来,自己作为消费者,有权利选择自己需要的商品,商家应该满足他的需求。 商家也很无奈。他们解释说,碗筷是定制的,和营业额挂钩,不单卖。而且他们也给李先生提供了替代方案,让他点餐,但他拒绝了。他们觉得李先生是故意找茬,断章取义,只说了自己花15块买碗的事,没说前因后果。 网友们的反应也各不相同。有人支持李先生,觉得商家服务态度不好,不灵活变通。也有人支持商家,觉得李先生无理取闹,故意刁难。还有人调侃说,这碗是镶金的? 从法律角度来看,李先生有权选择购买商品,商家也有权制定自己的经营规则。但这并不意味着双方可以为所欲为。李先生虽然可以表达自己的需求,但也应该尊重商家的合理限制。商家在制定规则的时候,也应该考虑到顾客的实际需求,尽量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冲突。 至于李先生在网上的曝光行为,是否构成侵权或不正当竞争,还需要进一步判断。如果他发布的信息不属实,或者故意歪曲事实,误导公众,那么就可能构成侵权。 “15元空碗”事件,其实反映了高速服务区餐饮经营模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何在保障商家权益的同时,更好地维护消费者权益?如何在特殊经营环境下提升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度?这些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对此事,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