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记者孙维佳
近日,中宣部公布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获奖名单。在15部戏剧作品入选名单里,浙江小百花越剧院国家一级舞美设计、浙江省舞台艺术“1111”第二批人才学员张颖担任服装设计的越剧《钱塘里》赫然其中。这也是她第六次斩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钱塘里》海报受访者提供
与此同时,近来她出任服装设计的京剧《进京》、昆曲《西厢记》、湘剧《夫人如见》、闽剧《画网巾先生》等多部作品,也分别在各省的艺术节中参赛、获奖。之所以能以迅猛的势头出现在各省的戏剧创作中,用张颖的话来说,就是“好的服饰设计会讲出人物自己的故事,而好的剧装设计师要将所要传达的戏剧诉求以自己的设计语言置入创作的设计中,继而去激发观众内心的情感共鸣。”
京剧《进京》演员定妆海报受访者提供
昆曲《西厢记》中的崔莺莺和张生定妆照受访者提供
谈及自己的剧装设计道路,张颖坦言是得益于从小就在心底种下了一颗“种子”。她的母亲也是她的导师蓝玲,是中国当代非常有影响力的舞台服装造型设计师,曾以“为演员塑造角色”的创作理念,引领中国戏曲服装造型长达几十年的创作方向。张颖自幼便继承了母亲的艺术天赋,在中国美术学院和香港理工大学求学期间,就积极参与服装造型设计实践。
就在11月底,京剧电影《大唐贵妃》杀青的新闻,让张颖回忆起自己剧装创作起步的青涩时光。初涉剧装创作,张颖就遇到了大型交响京剧《大唐贵妃》,这是中国京剧史上第一部以传统题材而创作的梅派京剧巨作,母亲蓝玲本着“旧中见新、新而有根”的创作理念,为梅葆玖、张学津、于魁智、李胜素、李军、史敏等众多艺术家,设计出多套让观众眼前一亮的惊鸿之作。而张颖为梅葆玖先生饰演的杨贵妃所手工绘制的服装设计图,更是得到了梅葆玖先生的首肯和点赞。如今,这部作品的服装造型历经二十年仍备受史依弘老师赞誉,张颖坚信“好的设计必须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左:张颖给梅葆玖先生设计的杨贵妃戏服剧照右:张颖当时画的设计手稿受访者提供
左:京剧电影《大唐贵妃》史依弘饰演的杨贵妃戏服依旧沿用了当年张颖给梅葆玖先生的设计右:张颖当时画的设计手稿受访者提供
在采访过程中,张颖正在为甬剧新作《宝顺轮》的戏服挑选纹样,在几十种不同颜色、款式的花边中,她一次次筛选、一次次比对、一次次否定、一次次尝试……直到选中合适的纹样,又因为颜色不符而拿去染成需要的颜色后,她才有时间和记者开始讲述现实创作中的诸多琐碎。她身上那种恬淡和从容的气质,会让人明晰地感受到精益求精的态度是她多年养成的习惯,一种源于对舞台、角色和演员的深深尊重。
查阅张颖众多作品的剧照,不难看出她的作品中既有对戏曲服装传统的传承,更有现代审美与时尚元素的融合。张颖认为,戏曲的魅力不仅在于资料与历史,更多的是对当代人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取向的回应,以及如何让优秀的传统在新时代焕发光彩。如同她在越剧《钱塘里》的设计一样,以超越时尚、回归经典的思维方式进行全新构架,不但考虑到小百花越团唯美浪漫的整体风格,同时也以简洁明快的时代气息让舞台充满烟火之色,完成了现代戏独有的诗意表达。
《钱塘里》剧照受访者提供
说到《钱塘里》的服装造型,就不得不提张颖从小生长在钱塘江畔的生活经历,在杭州长大的她自小就穿梭在河坊街、西湖畔等地,街头巷尾的市井群像都深深印刻在她的心里,也正是江南美景的滋养,她才会在这部剧中把杭州元素、平民视角、市井生活、女性情怀展示得淋漓尽致。
“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张颖特别喜欢南宋词人陆游的这句诗。相对于接到任务后的读剧本、找资料、查文献,她更愿意把大多精力放在对平常生活的观察和知识的积累上。在慢慢耕耘、慢慢酝酿后,她总找到一部作品创作的灵感和兴奋点。
生活中的张颖受访者提供
说到创作,张颖表示这是一个走心的过程,是与角色心灵交互的一场对话,是和编剧、导演、舞美、灯光、演员等各位创作者的一种共融,继而完成“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创作。
最后,张颖聊到,传承不仅是一种技艺的延续,更是一种文化情怀、创作精神和从业态度的传承。只有深入了解传统,才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创作出有根有魂、属于这个时代的创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