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简史(1)|创业之路从“小草房”到“世界500强”

大皖新闻 2024-12-06 17:37:37

[编者按]

在前不久发布的“2024安徽百强企业榜单”上,奇瑞首次跃居安徽百强企业首位。同样在今年,奇瑞首次登上《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榜单,位列第385位。在技术创新和全球化布局两大战略的指引下,奇瑞2024年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创造了销量增速、出口规模等四个“历史新高”。

从27年前芜湖城北四壁通风的“小草房”,到现在连续21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累计全球汽车用户超过1500万的“世界500强”,奇瑞走过了一段充满艰辛与挑战、光荣与梦想的发展历程。今天,安徽日报《元汽车》、大皖新闻共同推出专题报道,从创业之路、创新之路、绿能之路、未来之路四个方面,全面展现奇瑞二十七载的奋斗之路。

奇瑞简史(1)|创业之路从“小草房”到“世界500强”

2007年8月22日,当奇瑞第100万辆汽车成功下线,成为首个迈进“汽车百万俱乐部”的自主品牌时,尹同跃“吹了一个牛”,说未来要实现“每年干100万”。当时,没有多少人相信这句话。

2024年10月19日,在奇瑞集团第1500万辆汽车下线的仪式上,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自豪地说,今天的奇瑞,6个月就实现了第15个百万辆。未来,奇瑞还要实现一个季度100万辆等目标,以更快的速度跻身全球车企top10,为全球用户带来更多美好、丰富的品牌选择和价值。

在台下,有很多尹同跃熟悉的面孔,不少人都是见证过1999年奇瑞第一辆车下线的老同事、老朋友。当天,尹同跃也动情地说,当年大家激动兴奋、热泪盈眶的场景,仿佛就在昨天。“今天,很多人和我一样,黑发变成了白发,小伙变成了大叔,大叔又变成了老汉。但是,奇瑞变‘年轻’了,当年的‘小草房’变成了今天遍布全球的现代化、智能化工厂;我们的产品也变‘年轻’了,从第一款车风云进化成了今天的新能源产品家族,绿色、时尚,充满科技感和未来感。”

尹同跃感慨地说,这就是时间的力量,它让一代奇瑞人变老了,却让一代又一代的奇瑞汽车永葆青春。

从1997年企业创立到现在,27年砥砺前行,埋头奋斗,奇瑞从“小草房”起步,成为“世界500强”企业,成长为业务遍布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连续21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拥有1500万全球用户的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27年创业之路如何走过,让我们回顾这段属于奇瑞的峥嵘岁月。

艰难的起步

奇瑞所在的安徽芜湖,自古就是商业和轻工业发展重镇,明清时代更有“铁到芜湖自成钢”的民间谚语,说明这座城市工业的繁荣。

汽车产业在现代工业中举足轻重。上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起了芜湖人的汽车梦,芜湖政府希望打造自己的整车企业,自己来造车。彼时,尹同跃已经在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担任总装车间主任兼物流科科长。这位出生于安徽巢湖、1984年从安徽工学院(现合肥工业大学)汽车制造专业毕业的年轻人,在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工作多年,还获得过一汽“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造车需要人才,芜湖向尹同跃发出了邀请。而一直梦想打造国产汽车、为中国汽车工业贡献力量的尹同跃,也欣然响应家乡的号召,来到了芜湖,和同伴们开启了自主造车的创业路。

1996年,在芜湖城北荒滩的废弃工棚中,这批年轻人开启了“做中国人自己的汽车”的事业。这三间茅草房,也成了奇瑞“小草房精神”的源头。当时的条件非常艰苦,办公环境简陋。夏天草房里闷热,电脑常常热得死机;冬天四壁通风,有的技术人员冷得笔都握不住。但创业的激情却洋溢在“小草房”的四周。办公桌不够用,就用设备包装板自己搭;市长来了,就围着木板桌子开会……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尹同跃和奇瑞创始团队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让奇瑞逐渐发展起来。

1997年3月18日,奇瑞打下了第一根厂房立柱,拉开了建设的大幕。1998年3月,奇瑞开始筹建汽车总装厂。但是,之前从英国引进的二手发动机生产线,却因为外国专家的敷衍了事而进展缓慢。1998年,实在憋不住的尹同跃作出决定:“我们自己干!”在外国专家们惊诧的眼神中,尹同跃团队全面接手了发动机安装线,开始了夜以继日的大奋战。每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15个小时,在条件简陋的“小草房”里,技术人员没日没夜地计算……

皇天不负有心人。1999年初,生产线安装完毕,比合同规定时间提前了半年,并一次调试成功。1999年4月27日,第一台发动机顺利下线,又是一次性点火成功。有了自己生产的发动机,就有了整车项目的核心部件。1999年12月18日,奇瑞生产的第一款车缓缓驶下生产线。为了给这台车取个响亮的名字,大家可谓煞费苦心。从“成功”到“江山”再到“九华”,最终敲定以“奇瑞”二字作为自主品牌名,寓意“传奇、祥瑞”。

整车的试制成功,标志着奇瑞前期的基础性工作已经全部准备完毕,并且具备了独立研制和生产发动机与整车的能力。在度过这个艰难的起步准备阶段后,奇瑞很快就走上了快速发展之路。

快速发展阶段

奇瑞自主造车,需要很大的勇气。在当时的汽车行业,有两个说法:一种说法是如果中国企业不跟跨国公司合资,是没有前途的;另一种说法是,如果达不到100万辆的规模,是没法进行自主研发的。因为这两个条件的限制,国内不少当时想自主造车的企业都知难而退。但奇瑞却决定冒这个险。这群缺乏资金、技术、设备的年轻人,却从不缺少梦想、激情和韧性。在芜湖市政府的支持下,奇瑞人凭借着智慧与勇气,实现了从无到有的造车过程。

在奇瑞汽车“诞生”后,奇瑞又在第二年实现了第一台轿车“风云”的正式下线。2001年正式上市后,“风云”成为市场上的“黑马”,当年便以单一品牌完成销售2.8万辆。到了2002年,奇瑞轿车产销量突破5万辆,成功跻身国内轿车行业“八强”行列。2005年,奇瑞销售18.9万辆,在轿车行业排名第七。2007年8月22日,奇瑞第100万辆汽车成功下线,成为首个迈进汽车百万俱乐部的自主品牌车企。2011年7月27日,奇瑞第300万辆汽车下线,成为国内第一家产量突破300万辆的自主品牌乘用车企业。

从2001年到2010年,是奇瑞的高速发展阶段。通过风云、QQ等车型,凭借着价格上的优势,奇瑞获得了高速发展,打破了合资品牌对市场的垄断,也走出了国门。奇瑞的一系列成功,证明了中国自主品牌车企的实力,点燃了中国汽车工业的星星之火。而奇瑞也成为国内第一个完整掌握发动机、变速器、底盘等核心技术的车企,并连续十年位居中国自主品牌汽车销量第一。

坚定的战略转型

2010年,奇瑞当年销量达到68.2万辆,位居中国所有乘用车品牌第六,整车市场排在第四位,并被冠以“自主品牌旗帜”。

但就在此时,奇瑞却突然对外主动宣布实施战略转型,要从最初的追求“销量、速度和规模”,转为追求“品质、品牌和效益”的发展模式。尹同跃甚至表示,“哪怕销量跌出前十,也要坚定地实施战略转型。”

之所以宁可“壮士断腕”地牺牲销量,也要告别粗放式发展,是因为一直勇于开拓革新的奇瑞,希望探索出一条以长期主义穿越周期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市场在往上走,百姓消费在升级,奇瑞不能总是靠10万元以下车子打市场,需要研发更高端的车型,打造国际一流车企。”尹同跃说。

要提升产品的品质和品位,必须依靠研发体系、生产体系、质量保证体系、销售体系等系统性支撑。因此,奇瑞决定打破过去的机制,重构新的体系,让品牌焕发新的光彩。

2011年,奇瑞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通过体系建设、流程再造、增资扩股等方式,充分激发了体制机制活力。2013年,奇瑞开启二次转型,提出“一个奇瑞”战略,从战略到管理、研发、生产、销售,都统一到“一个奇瑞”的框架体系下。在产品方面,奇瑞将品牌重新梳理为艾瑞泽、风云、瑞虎、QQ四大产品线,产品数量也由20多款精简为10款以内。

转型导致了销量的暂时下跌,不少人对此也很担心。但按照尹同跃的布局,奇瑞将在2016年回归到中国最强的本土品牌位置;2020年之前,要接近、局部达到合资企业竞争水平;2020年,要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企业。

事实证明了奇瑞战略转型的成效。随着新的体系不断完善,企业能力不断增强,奇瑞开始迎来了新一轮腾飞。转型之后的新一代产品艾瑞泽5、瑞虎7、瑞虎3x等都获得了极大成功,成为市场的爆款。其中,艾瑞泽5自2016年3月上市,仅用253天销量就突破10万辆大关,成为当时中国销量增长最快的自主品牌A级轿车;瑞虎7自2016年9月上市,连续两月销量破万;而在2016年底上市的瑞虎3x,也聚焦更加年轻的SUV市场,获得广泛欢迎。2016年,奇瑞全年销售70.4万辆,同比增长28%,创造了历史新高。

从此,奇瑞正式迈入以技术、品质、国际化为核心的“战略转型2.0”时代。在重新梳理和建成研发、采购、生产、营销等九大运营体系的基础上,奇瑞全面推行全球一体化的CPS(奇瑞生产方式)和TPM(全面生产管理)模式,深化体系能力建设,为企业质量和效益的显著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2019年,奇瑞推出高端品牌“星途”。2021年起,在汽车行业整体乏力的大环境下,奇瑞逆势而上,于2021年至2023年接连实现年销量96.2万辆、123.3万辆、188.1万辆,三年接近翻一番。

成为“出海一哥”

在奇瑞的创业之路中,海外之路不可不提。2001年,第一批10辆汽车出口叙利亚,迈开了奇瑞“走出去”的步伐。经过20多年的“出海”探索,如今,奇瑞集团连续21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截至2024年10月底,奇瑞集团累计全球汽车用户超过1510万,其中海外用户超过420万,成为第一个海外累计销量突破400万的中国品牌。2023年,中国每3辆出口海外的乘用车里,就有一辆来自奇瑞。

2014年,在完成了国际化“三步走”中的“贸易探索阶段”后,奇瑞巴西工厂于当年8月28日正式落成,这是奇瑞在中国本土以外设立的首个全资整车工厂,意味着奇瑞国际化之路迈入了全新的阶段。

为了更好地推进全球化发展,与全球合作伙伴成为价值共同体,奇瑞提出了“Insomewhere,Forsomewhere”(在哪里,为哪里)理念,提出了产品“走出去”之前的“三个开发、一个贡献”——针对海外当地市场的法规开发、产品适应性开发、产品竞争力开发。“这都是基于全球命运共同体、价值共同体的这一基本认知。”尹同跃说,奇瑞要用“落地生根”的方式走进海外市场,成为造福全球的“贡献者”。“真正的全球化企业,不仅是开展了全球化贸易,布局了全球化市场,更重要的是有全球化经营理念、全球化的责任担当和价值贡献。”

在创新与全球化的两大理念支持下,奇瑞2024年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奇瑞创造了四个“历史新高”,销量175万辆,增速40%,速度行业第一;新能源33万辆,同比增速186%,行业第一;出口83万辆,出口规模继续保持行业第一,拉大了和第二的差距;质量更是一连拿下了IQS、SSI、APEAL三项“自主第一”。

不久前,2024年度安徽企业百强榜发布,奇瑞凭借2767亿元营收,首次排名全省第一。同年8月5日,《财富》公布了2024年世界500强企业榜单,奇瑞首次登榜,位列第385位。而当年支持奇瑞创业的芜湖市,也在20多年后获得了丰厚的回报。2023年,芜湖市集聚“整车—零部件—后市场”规模以上企业814家、整车企业10家,汽车产业营收突破3000亿元,增长36%。

2024年10月19日,看着奇瑞第1500万辆汽车下线,尹同跃又向大家“吹了两个牛”。第一个“牛”是“奇瑞的智能化不再客气了”;第二个“隐藏的牛”是,奇瑞的事业才刚刚开始,奇瑞在新能源、智能化、全球化、生态、创新体系等一系列布局上,准备好了!

从现在的1500万,到下一个1500万,未来,奇瑞将继续迎接挑战,迎难而上。在尹同跃看来,奇瑞从创立走到今天,靠的是“小草房”文化。“我们要继续靠创新能力、靠质量、靠体系、靠强大的奇瑞文化、靠坚韧不屈的团队,让奇瑞发展成为真正的‘世界500强’‘100强’,拥有更多服务全球用户、服务全球市场的机会。”尹同跃语气坚定地说。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刘旸吴碧琦项磊

0 阅读:20
大皖新闻

大皖新闻

真相·真情·真理

作者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