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浩瀚星空中,奇瑞汽车无疑是璀璨的一颗。
作为最早涉足新能源领域的车企之一,奇瑞汽车在新能源赛道上的发展历程,既是一部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奋斗史,也是一部不断自我革新、持续突破的创新史。
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曾感慨地说:“奇瑞汽车在新能源领域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这句话既道出了奇瑞在新能源领域的先发优势,也揭示了其在市场竞争中的曲折与奋起。
“先行者”的锋芒
时间回溯到20世纪90年代,安徽汽车产业开始转型。一批车企横空出世,并且迅速在国内崭露头角。关于新能源汽车的种子,也在江淮大地开始“萌芽”。
这一阶段,和整个中国一样,安徽在新能源汽车方面主要是做研发,而研发主要依赖于高校的科研力量。
安徽造车的原点可以从合肥工业大学说起。这所被称为“汽车领域黄埔军校”的大学,走出了东风、北汽、奇瑞、江淮等多个汽车大厂的创始人、高管,也是安徽最早开始新能源车研发的地方之一。
毕业于安徽工学院,也就是合肥工业大学前身的尹同跃,十几年后,在“小草房”创办了奇瑞。
当时的奇瑞,初出茅庐,却是国内最早布局新能源汽车的车企之一。
彼时,全球能源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新能源汽车作为解决之道,逐渐成为全球汽车工业的新趋势,国内也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新能源汽车的政策。
当国内大多数车企还在燃油车领域深耕细作时,奇瑞敏锐地捕捉到了新能源汽车的广阔前景。
在创办仅2年后的1999年,奇瑞就成立了“清洁能源汽车专项组”,专职负责混合动力汽车、替代燃料汽车等清洁能源汽车前沿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此后的几年,奇瑞与国内顶尖高校和科研院所紧密合作。2001年底,奇瑞的新能源汽车研发项目成功入选国家“863”计划,承担了多项电动汽车重大专项研发课题。
2003年,奇瑞自主研发的第一辆新能源汽车正式下线。2008年,奇瑞提供58辆混合动力轿车作为北京奥运服务用车,节油效果明显。
2009年,奇瑞清洁能源汽车专项组正式转变为“奇瑞新能源”,成为奇瑞旗下独立子公司。
在这一阶段,奇瑞新能源在电池技术、电机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初步突破。公司研发出了多款高效电机和先进的电池管理系统,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性能和续航能力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奇瑞还积极探索整车轻量化技术,通过优化车身结构和采用新型材料,进一步提升了新能源汽车的能效水平。
尹同跃曾回忆道:“我们很早就意识到,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这一前瞻性的布局,为奇瑞日后在新能源领域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技术控”的坚持
谈起奇瑞汽车,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理工男”。这一人设的形成主要来自奇瑞汽车的技术实力。无论是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自主研发一直是奇瑞的灵魂所在。
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兴起,奇瑞汽车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积累也逐步显现成效。公司不断加大在新能源技术方面的研发投入,推动了一系列技术创新和突破。
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并非一蹴而就。面对技术瓶颈、资金压力以及市场的不确定性,奇瑞没有退缩,而是选择了迎难而上。他们凭借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逐步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
在电池技术方面,奇瑞采用了高能量密度的锂电池,并积极探索固态电池等新型电池技术。通过与国内外知名电池厂商的合作,奇瑞在电池的安全性和续航能力上取得了显著进展。
在电动驱动系统方面,奇瑞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实现了电动机和电控技术的多项突破。其电动驱动系统的效率可达到90%以上,极大地提升了车辆的续航能力。尹同跃在多个场合介绍道:“我们的电动驱动系统具有高效、可靠的特点,为用户提供了更优质的驾驶体验。”
此外,奇瑞还在智能网联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通过车联网技术,奇瑞的新能源汽车能够实现远程监控、智能驾驶等功能。
十几年前,业内对于未来是属于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争论不已。奇瑞人对于新能源的未来却十分坚定。尹同跃说:“新能源是必须要走的路,就像互联网一样,是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
2012年,奇瑞新能源推出了第一代新能源汽车QQ3EV,这也是奇瑞第一款投放市场的新能源汽车。
之后又推出了eQ,这是奇瑞新能源旗下唯一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新能源汽车。然而,随着对手水平的提高和更多的车型加入竞争,奇瑞eQ的市场地位逐步下降。当年的销量落在了北汽新能源、比亚迪等品牌身后。
即便如此,尹同跃还是坚持质量第一。他说:“先把田种好了,精耕细作,收成一定是会有的。但如果只奔销量,牺牲利润、牺牲价格、牺牲质量,只要结果不管过程,那么这就是拔苗助长,一定是有问题的。”
高端化的“风云”
2016年10月,奇瑞通过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新建纯电动乘用车项目的核准,并于2018年9月获得纯电动新能源汽车生产牌照。
当时,还有3张牌照分别给了北汽新能源、五龙电动旗下的长江EV、长城华冠旗下的前途汽车。
有了牌照,奇瑞新能源的产品也纷至沓来。
奇瑞小蚂蚁(eQ1)、小蚂蚁(eQ1)300、全新小蚂蚁400先后上市,并且销量持续攀升,成为奇瑞新能源的明星车型之一。
受综合因素影响,新能源汽车市场一度遭遇寒潮,竞争愈发激烈。奇瑞新能源小蚂蚁却与大多数受到影响的汽车不同,销量始终保持同级领先,坐稳年度细分市场销冠宝座,用短短3年时间便成为国内首款自主研发、产销突破15万辆的A000级纯电动汽车。
在汽车行业销量下滑的当时,“小蚂蚁”的一骑绝尘,是奇瑞新能源的成功实践。
但奇瑞的目标远不止于此。奇瑞一直想摆脱“低端”的标签,成为能够和国际大牌竞争的品牌。
承载着奇瑞向“新能源化、高端化、全球化”战略迈进的目标,当年命名奇瑞首辆车的“风云”产品序列再次重生。
在之前的十几年实践中,奇瑞已经认识到,要快速向全球品牌迈进,两条腿跑着走肯定比一条腿跛着走更快。“风云”的到来,不仅是奇瑞汽车在混动技术领域的新一轮补强,当时奇瑞还规划“风云”2年推出11款全新车型,并且还要在2年内拓展至24款包括超能混动3.0和15款E0X高端电动新品,推出总共39款新车型。
除了“车海战术”,尹同跃还多次提到“要与用户共创美好未来”。以风云A9概念车为例,奇瑞在研发过程中充分听取了用户的意见和建议,将很多细节设计交给用户来选择。这种共创模式不仅增强了消费者的参与感和归属感,还使得风云A9更加符合市场需求和消费者期望。
品牌向上,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长期的积累和沉淀,需要在产品、技术、服务等各个方面都做到极致,需要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和信任。
“不客气”的雄心
面对国内外新能源车企的激烈竞争,奇瑞在新能源市场的份额一度被挤压,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也受到影响。
然而,奇瑞人并没有因此气馁。他们深刻认识到,在新能源赛道上,只有不断创新、持续突破,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于是,奇瑞开始调整战略,加大在新能源领域的投入,推动产品升级和技术创新。
前不久,奇瑞发布2024年11月份销量快报,集团销售汽车280463辆,同比增长32.2%。其中,新能源销售77,830辆,同比增长267.9%,再创单月新能源销量历史新高。
然而在去年同期,奇瑞集团新能源销量排名尚未进入行业前十,今年以来接连迈过2.5万辆、3万辆、4万辆、5万辆台阶,1月至11月份累计销量480948辆,同比增长214%,兑现了去年奇瑞全球科技日上尹同跃董事长承诺的“新能源不再客气”的宣言。
奇瑞新能源销量的快速增长,得益于“技术奇瑞”的强势赋能。
奇瑞坚持“油电协同、优势融合”的灵活开发策略,采取多品牌差异化布局、“混动、增程、纯电、氢能”并举的多技术路线。利用在发动机方面的优势做强混动,利用纯电方面的后发优势推出高性能电动产品,为不同国家、不同市场、不同用户提供最佳解决方案,推出了一批受到市场欢迎的明星产品。
特别是在当前增长最快的混动细分赛道,奇瑞集团利用27年积淀的发动机优势,旗下各品牌密集推出混动、增程产品,在混动赛道抢占先机。奇瑞风云以电混为主加快布局新能源,接连推出风云A8、风云T9、风云T10等多款混动产品满足用户多元化出行需求;星纪元作为奇瑞高端新能源产品序列全面进军纯电、增程的新能源双赛道,旗下星纪元ET、星纪元ES以出色的产品实力获得了众多用户的喜爱;捷途山海致力于成为混动越野引领者,山海T2上市即热销,7月份登顶“混动方盒子”销量第一之后又接连刷新纪录,定位为轻型越野插混SUV的山海T1也正式上市。
在纯电赛道上,奇瑞也推出了全球超舒适E0X高性能电动平台。该平台瞄准用户的舒适需求,打造“超舒适”出行解决方案,聚焦于驾驶和乘坐舒适性、安心舒适性和智能舒适性。基于该平台打造的星纪元ES、星纪元ET以出色的产品力和舒适的驾乘体验收获了众多用户的信赖。
从“赶了个晚集”到奋起直追,奇瑞的雄心远不止这些。
作为全行业唯一实现新能源、燃油车赛道“双增长”,国内、海外赛道“双增长”的汽车企业,奇瑞集团除了在新能源赛道持续发力,也将继续深耕燃油车赛道,持续坚持长期主义发展理念,维持“有量又有质”的发展态势,为全球用户提供品质卓越、性能出色的出行产品。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吴碧琦刘旸项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