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巨云鹏
长三角城市间的联系正越来越紧密——在12月4日上海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披露的一组数据非常直观:长三角高铁营业里程已超7600公里,较2018年的4150公里增加超80%,几近翻倍。
如果是经常在长三角地区往返的人,可能会对这个数据感到诧异。近两年,从上海出发,不论到南京、杭州、合肥三个省会,还是到徐州、湖州、黄山等旅游城市,节假日的高铁票几乎都要“抢”。
高铁网越织越密,为何有些车票仍一票难求?解析这个问题,或许可以从上海一条以虹桥高铁站为起点的轨道交通线说起。
上海西部交通动脉向苏浙皖延伸
“热闹的地铁17号线”“地铁里座无虚席”“一整个被惊到,那么多人?”
社交媒体上,不少网友都提到一个现象:上海轨道交通17号线的乘客变多了。
这条线路于2017年底开通,最东面一站是虹桥枢纽,最西面曾只到东方绿舟站,而后又向西拓展,随着今年11月30日延长到西岑站,与隔壁的江苏吴江几乎“一墙之隔”。
就在5年前,轨交17号线还是一条上海的“旅游专线”,乘客多是去朱家角古镇或青浦其他乡村游玩的;而如今,每天在这条线路上往返的“打工人”越来越多,“虹桥商务区”“蟠龙天地”“华为”……是乘客口中的高频词汇。
青浦区域内,繁忙起来的不止这一条轨交线。G50沪渝高速,每逢节假日车流如织;318国道上,打卡“最美国道”的车友络绎不绝;崧泽高架路,上下班高峰期满是亮起的车灯;上海市域铁路示范区线,各个站点施工紧锣密鼓;沪苏湖铁路,联调联试已经开展数月,路线开通就在眼前……
从地图上看,上海西部的这些交通动脉,不论高铁、城铁、地铁,还是高速、国道、高架,几乎都在虹桥枢纽交织,又几乎都向苏浙皖三省延伸。
以上海和湖州为例,虽然距离不远,但两个城市之间通行,开车单程要两个多小时,高铁也要1小时50分钟。全长163公里的沪苏湖高铁年底具备通车运营条件,上海至湖州的通行时间将短至40分钟左右;而连接虹桥机场和浦东机场的机场联络线今年也将投入运营,线路全长68.6公里,最快也是单程40分钟。
花上两个“40分钟”,就能从湖州市区抵达浦东机场,飞往世界各地。在长三角,随着高铁、城铁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像湖州这样与上海形成“一小时通勤圈”的城市正越来越多。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创……作为长三角龙头城市,上海最有优势、最具代表性的城市功能,也在更快、更广地向整个长三角辐射。
正如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主任,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顾军所说,“加快上海‘五个中心’建设,不断强化全球资源配置、科技创新策源、高端产业引领和开放枢纽门户这‘四大功能’,既需要长三角腹地的有力支撑,也会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带来强大赋能。”
把地铁站开到研发机构门口
说回上海轨交17号线。它的“出圈”,与华为练秋湖研发中心的落地大有关系。
“我之前载过一个在华为工作的乘客,从西岑打车到浦东。”2023年在青浦采访时,一名网约车司机曾津津乐道地和记者聊起他接过的这趟横贯上海东西的“大单”。
彼时,华为位于青浦区金泽镇的研发中心还是一个大工地;到了今年秋天,研发中心建成启用,17号线也紧随而来,把地铁站建在了中心门口。未来,数万名华为的科研人员都能从这个地铁站出入,不必再花大价钱打车了。
一个与科研机构毗邻的地铁站,是对群众出行的便利,更是对科技创新的重视。
紧抓科创,反映更直观的,是长三角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的变化:从2018年的2.81%,上升到2023年的3.34%。以2018年长三角地区GDP总量超过21万亿元、2023年超过30万亿元计算,长三角在研发上投入“真金白银”的数字增长颇为惊人。
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需要加大投入,更需要盘活机制。上海市科委副主任屈炜说,“建立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合作机制,以跨区域‘揭榜挂帅’等项目布局和组织方式,推动面向产业创新的科研任务、资金、管理跨区域联合、联通和联动,探索攻关实施路径。”
屈炜介绍,2022年以来共组织实施项目43项,三省一市财政投入1.8亿元,联动社会投入共计11.5亿元,“三省一市科技部门签署《关于加强基础研究合作的框架协议》,启动建立长三角基础研究联合基金,长三角联合攻关基础研究申报指南正式发布,推动开展面向产业创新重要科学问题的长三角‘同题共答’。”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GII)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排名中,上海-苏州集群名列第五;南京集群排在第九,首次跻身前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加速融合,带来了显著收获:共建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体系,联合促进车联网和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现在全国每生产10辆新能源汽车中,就有4辆来自长三角地区。
对科创引领产业发展的感受,长三角“后起之秀”安徽的体会可能最深。
“我们大力实施战新产业集群发展工程,携手沪苏浙共建世界级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副主任、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钟岚介绍,安徽新型显示面板产能全国第二,人工智能产业链综合评价全国第五,今年前10个月,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84.1%,汽车出口量居全国第一。
对标更高向更多领域突破超越
长三角经济活动的活跃、经济密度的提升,自然带来人口流动的增长。
小范围看,上海“大虹桥”——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2024年前三季度的税收收入、进出口额、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两位数增长。从中穿过的轨交17号线,自然愈发忙碌。
大范围看,长三角三省一市经济总量从2018年占全国比重23.9%提升到2023年的24.4%,今年前三季度增速达5.4%,高于全国0.6个百分点。长三角“万亿城市”从2018年的6个增加到9个,占全国比重超1/3。串联长三角的高铁线路会有抢票难,也不奇怪。
向未来展望,与其他世界级城市群相比,长三角仍有很多领域需要突破和超越。
“物流是国民经济的‘经脉’,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是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重要举措。”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忠伟说,长三角的物流成本相比全国是低的,但对标国际先行地区仍然比较高,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运行效率仍有较大空间。他举例说,三省一市海关推动“联动接卸”模式,长三角三省11个港口与上海洋山港“视同一港”,实现进出口货物“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每个进口和出口集装箱可分别降低物流成本200元和400元。
“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制造业民企500强、服务业民企100强、民企研发投入、民企发明专利,这‘五大榜单’浙江上榜数均列全国第一。”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副主任、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骆方豪说,浙江强制性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缩减至27项,数量全国最少,“民营经济32条”深化落地,严格落实“3个70%”“七个不准”等创新举措。在这些“松绑”举措促进下,浙江民营经济发展愈显勃勃生机。
江苏是制造业大省,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副主任、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凌鸣说,江苏深入落实长三角制造业协同发展规划,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专项行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纳米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智能电网处于全国领先水平,鼓励各设区市积极探索“一地一经验”,首批15家省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
地处东南,面向世界,构筑活跃强劲增长极,是长三角的职责使命所系。随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举措加快落地、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成效不断涌现,这里,将会有越来越繁忙的城市轨交、越来越密集的高铁线路,让长三角区域发展更具动力、更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