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长安道》/海滨/人民文学出版社/2024年8月
在中国诗歌史上,李白是一个巨大的存在,他的优美诗章代代流传,为丰富国人的精神生活,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国家一流课程《李白导读》主持人及主讲教授海滨所著的《李白的长安道》,紧紧围绕李白的理想和命运,以他的人生轨迹为线索,在领略李白旷世诗才的同时,亦生动还原出这位诗坛巨擘的灵魂世界。
全书共分十二章,以其履历和行游为背景,讲述了李白从乡间书童到浪漫主义大诗人的成长蜕变。揭示了他从青春年代开始壮游出行,一路向往长安仕途,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并借助他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话书写,全景式地展现了李白“我辈岂是蓬蒿人,仰天大笑出门去”的旷达人生。
公元701年,李白出生于碎叶城,在他5岁时,便跟随父母来到了绵州昌明县(今四川省江油市)清廉乡定居。在父亲的精心调教下,他10岁便学习诸子百家,15岁已饱览天下奇书。一直到他24岁离家,在近二十年的光阴里,李白通过刻苦攻读,筑牢了儒家根底。在早年李白的心中,就已然住着尧、舜、孔子、姜子牙、管仲、张良、诸葛亮等圣贤或政治家。住着屈原、宋玉、贾谊、司马相如、扬雄、陶渊明、谢灵运、谢眺等伟大的文学家。正是这种见贤思齐式的精神感召,激励着李白奋笔疾书,并涵养出素贞高洁、傲岸不屈的文人气质,这为他日后成长为万众瞩目的诗坛翘楚,打下了坚实的人文基础。
为了开拓视野,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24岁的李白,怀着满腔的豪情与抱负,告别巴蜀,奔赴他心中的理想之地——长安。彼时的长安,正呈现出万国来朝的盛唐气象,承载着无数学子的热切期盼。这座盛世华都,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王国都城,更是自汉代以来,无数文人的政治梦想和精神坐标。而反观李白跌宕起伏的一生,也与长安有着难以割断的联系。他曾三入长安。30岁那年初入长安时,他渴望在此大展宏图,可惜未能成功。第二次入长安,是43岁忽得天子征召,虽得以供奉翰林,却因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遂在自请放还中怅然离开了长安。第三次入长安,是53岁时为揭露安禄山的异图而来,令人扼腕的是,又一次在遭受冷遇中无奈地离开了长安。虽是三进三出长安,但在作者看来,无论李白的仕途如何历经起伏,他想要报效国家的“初心”犹未改,仍有着“已将书剑许明时”的追求。正如作者在书中总结的那样,“李白‘三入长安’的过程,也是他不断成长的过程,他终于从‘小我’走向了‘大我’。”
作为一本揭示李白精神成长史的著作,作者始终把李白的命运放置于整个时代当中,予以精细的观照。并从他代表性的诗文里,找到历史的依托,以言为心声作为叙事的肌理,力求解开在倥偬岁月中,李白与长安结下的不解之缘。从时代的角度来看,李白是幸运的,他生长在那个奢华的大唐盛世,这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但从个人而言,李白又是不幸的,不羁的性格,率真的性情,让他在那个等级森严的封建朝廷处处受制、难以立足,与长安失之交臂,自然令人惋叹。对此,作者总结认为,“纵观李白的人生心迹,无论他是否身在长安,实际上他常常不免跋涉在精神的‘长安道’上。”在他看来,“长安是一个政治的标识,是李白实现政治抱负和理想的彼岸。”回溯这段难以忘怀的经历,从向往长安,到奔赴长安,再到失意离开,又回望长安……李白的一生,都与长安这座大唐帝都紧密相连。期间,既有徜徉鲜花美酒的时刻,也有被围追堵截的窘迫。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李白所邂逅和经历的长安,也都历经了变化和动荡。从这个层面说开去,李白的沉浮,就是唐代的一个缩影,真实地映射出巍巍大唐由盛转衰的历史面容。
掩卷长思,《李白的长安道》是本值得反复品味的书籍。该书紧紧围绕诗人人生各阶段的关键性问题,以研读经典作品为切口,同时汲取当代学术研究最新成果,给读者分享了最前沿的文史知识。对于我们全方位地认识李白其人、其事,管窥长安这座古城的独特历史价值,无疑提供了新的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