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官渡之战初期,风云激荡,袁绍率十万大军气势汹汹地朝曹操压来,局势顿时剑拔弩张。彼时,程昱仅带着区区七百士兵驻守鄄城,形势可谓万分危急,仿佛鄄城随时都会被袁绍的大军踏平。 公元 200 年,袁绍在消灭公孙瓒势力后,势头正盛,借着衣带诏的由头对曹操公然宣战,十万雄师直指许都。而当时的曹操,防守力量极为薄弱,屯兵官渡时,“兵不满万,伤者十二三”,能派到前线作战的兵力竟还不到一万人。在这样的情况下,曹操根本没办法做到全面设防,只能选择重点防御。 鄄城虽并非主战场,可作为黄河的重要渡口之一,有着不可忽视的战略价值。毕竟曹操也不确定袁绍会选择从哪里渡过黄河,所以对于是否要坚守鄄城,一时有些犹豫不决。 就在这关键的时刻,程昱展现出了他卓越的战略眼光,给出了自己独到的判断。 首先,袁绍此人狂妄自大,一心想着与曹操的主力进行决战,只要确定曹操的主力不在鄄城附近,正常情况下,他大概率不会将鄄城当作进攻的目标。不过,也得考虑到意外情况,比如袁军要是获取的情报有误,误把鄄城当成了曹操的战略重点之一,那肯定就会派兵前来攻打了。 有人或许会心生疑问,既然存在这样的风险,那干脆放弃防守不就好了吗?反正没人防守,不也能让袁绍觉得此地无足轻重嘛,又何必让手下的得力干将去冒险呢?实则不然,这些地方虽说对袁绍而言意义不大,但对于曹操来说,却是前线粮草运输以及交通往来的关键要地。而且,守住这些地方,还能够对袁绍起到牵制的作用,引诱他分兵来攻,进而减轻曹操在官渡主战场所面临的压力。要是完全不派人防守,袁绍便能毫无顾虑地派人接收,那曹操可就陷入被动了。 所以,派少量兵力驻守鄄城等地,既能让袁绍有所顾忌,又会让他觉得为了这几百人就分兵去攻打,实在是成本大于收益,得不偿失。然而,如果增派两千人过去,情况可就截然不同了。一旦驻守的兵力达到一定规模,袁军就极有可能产生误判,认定此地是战略要地,必然会派重兵来将其攻下。到时候,不仅城守不住,还平白无故地损失了几千兵力,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经过这般深思熟虑与权衡博弈之后,程昱做出了自己的抉择。 程昱向曹操进言道:“袁绍拥兵十万之众,自以为所向无前。他若见我领兵少,必不敢轻易来攻。但如果增加了我的士兵,过多则不可不攻,要攻之必克,只会两损其势。愿公不要怀疑!” 曹操听取了他的建议。而袁绍听闻程昱兵力稀少,果然不敢贸然进兵。后来,曹操得知此事,对贾诩感慨道:“程昱的勇胆,超过了贲育(孟贲、夏育的合称)啊。” 程昱凭借着精准的局势判断和非凡的胆识,以少御多,成功守住鄄城,在官渡之战这一宏大的历史舞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