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小站|产后“妈妈肚”,女子这里找回自信

钱江晚报 2024-12-07 16:31:10

潮新闻客户端记者郑佳颖通讯员谢雅莉吴怡静

腹直肌分离,这个看似专业却又与许多新妈妈生活息息相关的名词,成了产后康复过程中的一个常见问题。许多产妇在经历分娩后,会发现原本紧致平坦的腹部变得松弛,甚至出现了腹直肌两侧分离的现象。

叶女士(化名)产后42天,总觉得腹部肌肉无力,腰酸背痛,肚皮松松垮垮。

检查发现,她的腹直肌分离达到了3.5指(约5cm)。

潮新闻·健康小站、杭州市拱墅区祥符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产后修复门诊医务人员为叶女士进行全方位评估后,制定了个性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两个疗程后,腹直肌分离由原来的3.5指恢复到1指,腹围也明显缩小,让宝妈重拾了美丽与自信。

“感谢产后修复门诊的医护人员,是你们专业的技术、细心的照顾,治疗了我的产后问题,让我告别了‘妈妈肚’,治愈了我的焦虑和不安。”叶女士感谢道。

有很多宝妈产后肚子还是松松垮垮,出现这种情况,并非都是腹壁脂肪增厚,很有可能是腹直肌分离造成的。

为什么怀孕会导致腹直肌分离?

腹直肌是由层叠的肌肉群组成,控制腰椎、维持体态以及躯干骨盆的稳定,支撑腹腔脏器,并参与完成呼吸及躯体运动。

妊娠晚期子宫逐渐增大,腹壁所承受的压力增大,腹白线被不断拉伸变得薄弱,腹白线两侧的腹直肌间距增大,从而产生了腹直肌分离。生产后,被拉长的肌肉没有完全恢复到之前的紧致程度和位置。

腹直肌分离的危害,除了身材变形,还会出现腰背部疼痛、盆底功能障碍。出现漏尿、盆底脏器脱垂等尴尬的情况。

腹直肌可以通过手法按摩、神经肌肉电刺激等方式进行修复,同时需要配合医护人员的指导,居家进行腹式呼吸配合合理的运动训练加以巩固。

运动治疗适合腹直肌分离2-3指需改善的患者。在进行腹直肌分离治疗前,请先检查盆底肌力,肌力达3级以上才能进行腹直肌分离治疗。

杭州市拱墅区祥符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制作了运动治疗视频,方便市民参照学习。

仰卧抬腿6-8次/组共2-3组

仰卧,双腿弯曲,双脚分开与髋同宽,双手放身体两侧,脊柱和骨盆保持中立。呼气抬腿,吸气落下。

注意:腿落下时腰椎不要拱起,保持骨盆稳定

平板支撑保持身体平稳量力而行

俯卧,双手弯曲支撑地面,肩膀和肘关节垂直地面,收紧腹部,不要塌腰、塌肩,保持均匀呼吸。

站姿收腹10-15次/组共2-3组

靠墙站立,保持中立位,后脑勺、背部和臀部贴墙,双脚距墙约30cm。呼气腰椎贴墙,尽可能地收腹,想象肚脐向墙靠近,吸气还原。

0 阅读:4
钱江晚报

钱江晚报

钱江晚报官方账号

作者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