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能股份:寒冬中的乌拉盖,“苏”度热辣滚烫

新华报业网 2024-12-07 18:27:08

祖国北方边陲、距离中蒙边境不足80公里处,十二月的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盖大草原,从高空俯瞰,千里冰封、苍莽辽阔。刚下飞机,一阵寒风袭来,顿感刺骨冰冷——此刻零下十八摄氏度。这里就是乌拉盖,是苏能创业者深扎根、强基建的坚定哨所,是他们斗严寒、拼速度的火热战场。

驱车深入草原,只见道路两侧冰雪覆盖、风吹雪走。雪丘起伏间,绘有“苏能股份”标识的两座高大的冷却塔跃然眼前,国内首台、国际首创的苏能股份锡盟乌拉盖2×1000MW高效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项目正在北国雪原中崛起,令人震撼不已。截至目前,项目建设进度达90%,预计2025年两台机组投运。

浴“雪”建设战正酣

大项目建设进度如何?冬季施工又是怎样的场景?带着疑问,记者换上棉大衣、戴上“雷锋帽式”安全帽,深入施工现场一探究竟。

从项目部出发,经过可存储煤量约13万吨的“穹顶”式圆形煤场,向着机组主体走去,脚下积雪吱嘎作响,不时狂风乍起,卷起“白毛风”。施工现场却是热火朝天,运输物料的货车来往穿梭,高耸的塔式吊车运转不停,工人争分夺秒施工拼进度。走进机组内部,伴随着机器轰鸣声,焊花四射,项目建设各项工作有条不紊推进中。

作为“锡盟——泰州”直流特高压通道配套电源和“蒙电送苏”重点推进项目,该项目的建设意义非凡,不仅是新时代赋予苏能股份的重任,更是肩负服务能源资源安全使命的苏能人需要用行动作答的考卷。

项目所在地属于高寒地区,一年中长达半年时间被冰雪覆盖,最低气温可达零下四十摄氏度,冬季“白毛风”等极端天气时常发生。

恶劣的环境让许多人“望而却步”,但风雪吓不退苏能人。从项目设计勘探,到技术攻关,再到建设调试,苏能(锡林郭勒)发电公司始终秉持“严谨规范、诚信务实、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克服了人力资源不足、物资供应匮乏等困难,坚决扛责任、保大局,抢抓施工“黄金期”,在天边草原唱响奋斗进行曲,树立“苏能”品牌,各项工程建设按计划节点有序推进。

2021年11月,电厂桩基工程开始施工;次年6月16日,主厂房浇注第一方混凝土;7月3日,#1锅炉钢架开始吊装;12月地下管网建设基本完成。2023年5月完成汽轮发电机基础施工;2024年6月29日,成功制出合格除盐水;7月15日,#1机组DCS受电一次成功;8月,圆形煤场彩钢板顺利封顶,#1锅炉一次系统升压成功;11月27日,#1机组“倒送电”受电一次成功,其配套500千伏送出工程线路新建路径长度达370千米,铁塔1736基,500千伏开关站1座,途经西乌珠穆沁旗、东乌珠穆沁旗、锡林浩特市等4个旗县……

时间坐标镌刻着奋斗者足迹,三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从最初的18名先行者,到如今230余名骨干力量,越来越多的苏能建设者汇聚于此,扎根边疆,以敢为人先的气魄、坚守奉献的勇气以及不怕困难、奋勇向前的拼搏精神,不断刷新着项目建设的乌拉盖“速度”,成为天边草原上一颗耀眼的苏能“明珠”。

敢为人先争“首创”

在乌拉盖,最大的挑战不是极寒低温的气候,不是地理位置的偏远,也不是坚守异地的孤独,而是来自技术上的挑战。

近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了《关于公示第四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的通知》的公示名单,苏能锡电2×1000MW发电项目相关技术成果成功入围。

宝剑锋从磨砺出,“国之重器”的锻造绝非一蹴而就。项目所在地属于高寒地区,所用褐煤热值低、含水量高,加之锅炉大型化等带来一系列技术难题,百万褐煤发电项目在国内至今仍是空白。

没有范本,就创造典范;没有先例,便开辟先河。“建设首台百万级褐煤发电项目意味着多项技术参数为国内之最,与常规百万机组相比,该机组锅炉重量是其1.3倍、入煤量是其1.8倍、烟气量是其1.4倍,燃煤水份是其4.1倍,多条技术路线、技术方案为国际首创。”苏能(锡林郭勒)发电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该公司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引领,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围绕国际首创百万褐煤发电机组项目建设与运营、高寒地区生态综合治理等课题,明确了30项技术研发和应用攻关项目,通过技术人员“走出去”与先进经验“引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全力攻坚行业难题。

采用前后墙对冲π型锅炉,配置中速磨耦合热一次风再加热系统,实现高水份褐煤锅炉的大型化和清洁化;设置机炉深度耦合系统,实现尾部烟气余热的深度梯级利用……一个又一个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填补了行业空白,搭建起大项目建设的理论基石。

保护草原生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实现褐煤的高效、绿色发电也是该公司亟需攻克的重要课题。针对褐煤热值低、含水量高的实际,该公司自主研发脱硫烟气提水系统,发挥褐煤全水分高的优势,从锅炉燃烧后的烟气中提取水分,单台机满负荷每小时可提水150吨以上,能够降低燃煤电厂对外的耗水量,从而实现全厂全年生产“零补水”的标准。该项技术不仅减少电厂运行对当地水资源的影响,实现高效绿色发电,甚至还能将利用多余水量用于厂区绿化的维护,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共进。

草原洋溢幸福暖

行走在施工现场,楼宇厂房由一座座封闭式连廊勾连相接,暖气稳定供应,施工人员足不出户,只需穿着单衣便可自由地在各场所间穿梭,不受外部天气影响。

乌拉盖地区地处高寒地区,一过9月,西北风席卷,草原气温骤降,大风与暴雪天气成为常态。为有效缓解极端天气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该公司采用连廊设计让职工冬季工作通行安全有保障,筑起了职工心中“暖廊”。

通过连廊走进即将建成的职工生活区,文体活动中心已进入施工收尾阶段。拾级而上,从宽敞明亮的健身活动室、篮球场、羽毛球场,到占地160平方米的职工书屋,再到与职工生活息息相关的职工理发室、洗衣房等,各类实用设施一应俱全,预计今年年底正式投用。

在冰雪茫茫的乌拉盖,暖心事不止如此。来到该公司占地1000余平方米的生态棚,阵阵暖意与蔬果的清香扑鼻而来,仿佛走进夏天。黄瓜、芹菜、白菜、辣椒、苋菜……一垄垄绿意映入眼帘,熟透的果实隐藏其间。

“为了让职工吃得健康吃得放心,我们生态棚里种的所有蔬菜全部不打农药,无污染,口感好。你看这西红柿,圆润饱满、色彩鲜红,全部都是自然成熟。”该公司后勤部部长毛作勇骄傲地向记者展示。为了能让现场建设人员吃上新鲜蔬菜,2023年,该公司在生活办公区开辟出一片种植区,建设生态大棚,并在生态棚里装上温湿度记录仪,实时监测大棚温湿度对蔬菜的影响。

经过近两年的摸索、试验,如今大棚里近40个品种的蔬菜,为冬季的草原平添一抹绿意。生态棚也成为了职工工作之余休闲、种植、采摘体验的热门“打卡点”。

此外,该公司积极推行系列办在职工心坎上的“民生实事”,改造职工食堂和增加供暖锅炉,加快厂区景观绿化工程建设,开设公交站点,提高职工生活幸福指数;成立职工兴趣协会,组织群众性体育比赛,邀请乌兰牧骑红色宣传队进厂演出,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打造职工共同的精神家园;持续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制定人才激励政策,执行职称补贴,让人才留得住、成长好、担栋梁。

下午4时,朔风渐止。此刻,乌拉盖已是傍晚,夕阳下的百万褐煤发电机组,如即将振翅而飞的雄鹰般矗立于天际线与地平线间,见证着苏能建设者用坚守与奋斗、拼搏与智慧不断刷新的乌拉盖“苏”度,有力推进内蒙古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江苏省能源安全保障提供坚实支撑。

通讯员李毅徐颖兰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