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打滴滴从杭州到义乌,下车后拒付668元车费钱,只转账4分,还发语音给司机:“给你4分要不要?”,随后更是直言自己没钱,开始耍无赖,拒绝支付剩余车费。
(信息来源:2024-12-05 1818黄金眼)
10月13日凌晨,河南司机李女士在滴滴平台上接到了一个从杭州到义乌的长途订单,预估车费688元。这本是一笔让她欣喜的收入,然而,最终她只收到了一个4分钱的微信红包,以及乘客的轻佻语气。
李女士是一位在杭州开了十多年出租车的老司机,面容朴实,干练利落。她选择跑夜班,不仅是为了避开白天的拥堵,还因为夜间的客人也不少,路况也更顺畅。多年的夜班经验让她熟悉杭州的大街小巷,知道如何更好地服务乘客。
然而,这次长途订单却成了她职业生涯中最糟心的一次经历。凌晨两点多,她接单后驱车前往乘客的上车点,接到了一位五十多岁的男子。一路上,双方并无异样,直到抵达义乌目的地。男子下车前表示要用微信转账,李女士点头同意并加了对方微信。
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大约十分钟后,李女士检查微信,发现迟迟没有收到688元的转账。她耐心地等待了一会儿,并发去一条消息礼貌提醒。对方回复了一句模棱两可的话,让她打开朋友圈看看。李女士想着可能对方是真心大意了,便又等了一会儿。
直到凌晨五点多,李女士再次发去消息催促转账,对方这次倒是很快“转账”了,但金额却是可笑的4分钱!紧接着,一条语音消息传了过来,男子带着轻佻的语气说道:“就当个朋友,跑这么远不容易,意思意思吧。”
听到这句话,李女士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她辛辛苦苦跑了200多公里,熬了一整晚,没想到却遇上这样不守信用的人。愤怒之余,她立刻意识到,自己可能遇到了“老赖”乘客。
面对如此明目张胆的逃单,李女士的第一反应是报警。凌晨时分,双方来到派出所。男子态度嚣张,一口咬定自己没钱,一副“你能把我怎么样”的架势。甚至还提出让李女士把他送回杭州,就给一万元,显然是空头支票。警方也只能从中调解,但对于这种经济纠纷,调解不成,最终还是建议走法律程序。
天亮后,李女士无奈返回杭州。再联系该男子,微信和电话都已无法接通,如同人间蒸发。她试图联系滴滴平台,希望至少能垫付油费和过路费,但滴滴客服的回应只是正进一步核实情况,协助司机催款,未支付订单会影响乘客继续打车。
李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近年来,网约车逃单事件屡见不鲜,暴露出平台在司机权益保障方面的不足。这场原本普通的长途订单,不仅让李女士失去了应有的收入,更让她对网约车平台的信任度大打折扣。希望平台能够加强监管,保障司机的合法权益,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