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郁达夫小说奖颁发,在桂花味的现场,以写作回到故乡

钱江晚报 2024-12-07 22:37:46

潮新闻客户端记者方涛孙雯

12月7日,郁达夫先生诞辰128周年,郁达夫小说奖也迎来了第八届的颁奖典礼。

在杭州富阳区郁达夫中学,朗朗书声揭开了颁奖典礼的序幕。在郁达夫青铜雕像之下,洋溢着青春活力的学子,朗诵起他的散文名篇《过富春江》,学校不远处,正是静水流深的富春江。

在一场桂花味的颁奖礼上,各个奖项一一颁发——中篇小说首奖和短篇小说首奖:杨方《月光草原》、金仁顺《白色猛虎》;中篇小说奖:龚万莹《出山》、黎紫书《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韩松落《鱼缸与霞光》;短篇小说奖:朱婧《我的太太变成了鼠妇》、万玛才旦《松木的清香》、牛健哲《造物须臾》。

麦家、孙甘露、贺绍俊、艾伟等知名作家、评论家齐聚郁达夫故里,共同见证这一次文化盛典。

桂花味的颁奖典礼

“桂花开得愈迟愈好,因为开得迟,所以经得日子久……”

郁达夫的短篇小说《迟桂花》,写尽桂花的清香。它不仅被誉为其在艺术上最精致成熟的小说,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具有浓郁抒情色彩的小说之一。郁达夫曾在这篇小说中发出“但愿我们都是迟桂花”的感叹。

郁达夫生前酷爱桂花,跨越近百年,这份心愿始终没有被遗忘。

虽然已进冬月,12月7日的颁奖典礼现场,却泛起阵阵桂花香。郁达夫中学遍植桂花,在大自然留存的迟桂花香气之外,露天的颁奖现场,也别出心裁地喷洒了桂花香。郁达夫中学的学生们也手持一束束桂花,从后排迎风传递,霎时“开满”舞台。随后,一首由郁达夫作品创编的歌曲《迟来的桂花》被深情演唱,令观者动容。

种树是郁达夫小说奖颁奖日的惯例。今年,来现场见证的文学界大咖与获奖作家、编辑们,以文学理想为铲,在郁达夫中学种下两棵桂花作为荣誉之树——它寓意为文学的未来根植沃土,文学的种子再次被种下。

写作即是回到故乡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和诗人,郁达夫拥有独特的创作追求和审美风格。毫无疑问,郁达夫小说奖,名如其实,继承了浪漫诗意、感性丰盈的精神。

就两部获首奖的作品而言——杨方的《月光草原》从容地勾勒出蓝天白云下的开阔草原,耐心地刻画出人在其间生息繁衍的内在肌理;金仁顺的《白色猛虎》使人与世界达成某种程度的和解,将一缕温煦妥帖地挽留在人间。

在某种意义上说,写作是回到故乡,此处的故乡,是地理意义上的故乡,也是心灵意义上的故乡。

杨方祖籍浙江,在新疆生活过很长时间,如今则是两地奔走。她说,写作即是回到故乡:“写作与故乡之间,应该存在着一种古典的对应关系。这些年我在新疆与浙江之间来回跑,具有明显差异性的地理空间与南北时间的转换,常常让我有一种恍惚不定的感觉。正是这种恍惚不定,让我产生了巨大的美以及疼痛。”

金仁顺则觉得,郁达夫小说奖,对她而言意义非凡,实现了对自我的重新寻找:“我很庆幸自己是作家,是一个自觉的生活体验者。一直以来,文学给予我太多的厚爱,让我的生活摆脱了单调和平庸。今天,这份爱又增加了一份。”

当青春遇到郁达夫

第八届郁达夫小说奖,有一位特别的获奖者,《松木的清香》的作者、享有国际声誉的导演万玛才旦。2023年5月8日,万玛才旦因病去世。他的儿子、青年导演久美成列来到富阳,代父亲领取这份荣誉。

《松木的清香》讲述了主人公多杰太起落无常的人生际遇,把命运的某种隐秘蕴涵陈放在读者面前。万玛才旦以悲悯的姿态展开对人性、生死和信念的独特思考,于平淡处展示出独具特色的生命体验。

主持人贺传介绍,久美成列已经成为一名具有鲜明个性的导演。

许多文学梦想都是在校园里萌芽、生长。当第八届郁达夫小说奖的所有奖项颁发完毕,八幅巨型长海报从教学楼悬挂而下,参与颁奖典礼的学子齐声欢呼。青春的脸庞,迟桂花的清香,纸飞机的飞扬……青春与郁达夫的文学精神,就此开启不一样的碰撞。

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作家和编辑共同努力的结果。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感谢刊物编辑在作家作品发表过程中付出的辛劳和心血,颁奖典礼上还为李慧萍、冯晖、李祥、俞东越等八位获奖编辑代表颁发了责任编辑奖。

此外,《第八届郁达夫小说奖获奖作品集》已面世,书中详细展示了本届评奖的全过程。而首度披露的审读委及终评委会议投票过程及评语,也将为读者解答有关本届获奖作品何以诞生的全部谜题。

主办方供图

0 阅读:5
钱江晚报

钱江晚报

钱江晚报官方账号

作者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