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比如儒家第一观念”礼“。在孔子,指的就是”周礼“,实际上是一套规矩、规章制度,是

比如儒家第一观念”礼“。在孔子,指的就是”周礼“,实际上是一套规矩、规章制度,是规定不同地位等级的人享受不同等级的权利,是强化等级制、强化”不平等“的。比如欣赏音乐歌舞吧。天子、诸侯、大夫、士,这几个阶层的标准是不一样。比如坐车吧,天子、诸侯、大夫的标准也是不一样的。就是人死了那待遇也是不一样的,地位高的,不仅棺材尺寸、用料有讲究,别的也有讲究。……不讲这些规矩那就是不讲”礼“。孔子自己是觉得他出门是一定要坐车的,因为他做过大夫。孔子嘲讽批评鲁国的国君,也就是人家搞了一个跟周天子一样规模的乐队。 这个”礼“在汉朝,那规定 又有了新的含义。比如叔孙通就给刘邦搞了一个”朝廷礼仪“,还给刘邦的儿子搞了一个春天祭祀的礼。现在的人可能都不知道或者忘记了,这些”礼“的背后都是什么。可能还以为是礼貌友好呢。那其实是定规矩强化皇帝权力的,是强化大小王的。说莪的文明点就是”分尊卑贵贱“的。根本就跟礼貌友好之类没有半毛钱关系。”礼“在朝廷,实际就是权力游戏。 到了后来,这玩意就越来越麻烦了。比如吧,你是跟皇帝一起打江山的哥们,甚至是他老子。但现在他是皇帝。那你甚至见了他都要规规矩矩老老实实的把他当主子伺候。比如在叔孙通搞了朝廷礼仪之后,刘邦回家,他老子是拿着一个笤帚恭恭敬敬地弯腰站在门边”迎接“的。这就是”礼“——因为刘邦的老子这个时候的身份只是一个平民,而刘邦是皇帝,平民见到皇帝,那是必须弯着腰恭敬地迎接的。你说这他娘的”礼“不是糟践老子吗?但《史记》记载,就因为这个事儿,刘邦还偷偷滴赏赐了那个教他爹”这种礼“的家令五百两金子呢。刘邦给人金子,自然是她这个皇帝喜欢这种玩法。当然,他刘邦恐怕也知道,如果老是让他爹这么玩,那他可就真不是东西了。所以,他赶紧给他爹封了一个”太上皇“的头衔。老子成了太上皇,那就由按”礼法“成了皇帝的老子了。 ”礼“在普通人家里也是。宋代以后,家里也是”按礼“分大小王的。家长是老大,嫡长子老二,其他以此类推。女人最倒霉。朱熹给弄了一个三从四德。三从,就是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都是要听别人的。四德,就是德言容功。这个就不说了。而这些也都是”礼“所规定的——比如那个”四德“就是《周礼·天官》里的,三从就是《仪礼·丧服》里的。都是”礼“啊。 大家看看,这都是什么玩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