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间丨潍坊风筝:放飞非遗技艺,推动文化跨界出圈

新黄河 2024-12-08 09:46:52

“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这首清代潍县县令郑板桥所作的《怀潍县》以生动的笔触描绘出春日时节潍县女子一同放风筝的欢快场景,也展现出潍坊风筝的悠久历史。

潍坊风筝制作技艺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潍坊可谓是家喻户晓,风筝店铺更是随处可见。而在杨家埠民俗文化大观园东侧,有一家特殊的风筝店铺,名叫“郭洪利的风筝铺”,顾名思义,这家风筝铺的主人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潍坊风筝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郭洪利。

记者来到郭洪利的风筝铺,映入眼帘的是满墙各式各样的风筝和造型精巧的骨架。说起风筝,他侃侃而谈,从软翅风筝、硬翅风筝,到板式风筝、串式风筝、立体风筝……他都娓娓道来,如数家珍。

匠心深植,风筝世家耳濡目染

郭洪利出生于风筝世家,童年时与父亲还有两个姐姐做风筝、卖风筝是他记忆中最深刻的场景。小时候,郭洪利一回家就帮父亲扎制骨架,姐姐则负责填色绘画。蝴蝶、蜻蜓、老鹰……常见的风筝样式他全都做过,家里的床上、地下,都堆满了做风筝的材料和半成品,有时候连落脚都很困难。

色彩斑斓、各式各样的风筝,填满了郭洪利对童年的记忆。1990年,郭洪利回到了自家的风筝作坊,开始一门心思地制作风筝。

从小,郭洪利的父亲郭玉朋就对风筝制作过程有着严格要求,耳濡目染之下,郭洪利对制作风筝的每一个步骤都精益求精,时时刻刻以“只做精品”的家训要求自己。在积年累月对工艺标准的要求和坚持下,郭家的风筝口碑非常好,渐渐地,开始有人找上家门购买风筝,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精艺磨砺,风筝扎制手到擒来

多年的风筝制作磨砺出郭洪利精巧熟稔的手法,一握一削、一烤一弯都信手拈来。一只风筝想要飞上天空,扎制、绘画、裱糊、放飞四道工序缺一不可。其中“扎”所占比例最大,也是决定一只风筝好坏最为核心的工艺。“一个风筝好不好,就在‘扎’上。”郭洪利告诉记者。

风筝扎制的过程非常考验制作人的手艺,但在郭洪利手中,每一根竹条,每一缕丝线都格外温顺柔韧。他自豪地说:“我的风格就是竹条如线条,细如发丝,细如米线。”

在郭洪利看来,风筝骨架扎制的过程如绘画一般,每一根竹篾都如同精细的线条,从粗到细,从厚到薄,韧性十足却不失流畅感。一只风筝的骨架不仅要扎的结实,扎的形象,更要扎出神韵,形神兼备,才能称得上是一只好的风筝。

在陈列台上,一个和瓜子一般大小的风筝格外引人注目,它并不是模型,而是可以放飞的真风筝。“这个风筝的骨架比头发丝还细。”郭洪利介绍道。值得一提的是,这只精巧袖珍的风筝曾在“与辉同行”的直播间中亮相,引得全国观众啧啧称奇,无不对潍坊风筝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和关注。

开放励新,风筝跨界引领潮流

潍坊风筝素来有“挂在墙上是年画,放在天上是风筝”的美誉,这一说法不仅体现了风筝匠人们高超的绘画技艺,也赋予了潍坊风筝独特的吸引力。

早期的风筝图案通常选择钟馗、龙凤吉祥等传统年画形象,后来,老鹰、金鱼、蜻蜓成为软翅风筝常用的经典元素,而以“八仙”“四美”系列为代表的硬翅风筝因细致生动的工笔画技法受到人们的喜爱。郭洪利还尝试着把一些小孩子喜欢的图案和元素绘制在风筝上,如孙悟空、热门卡通形象等元素,受到了广泛好评。

但郭洪利并不满足,依旧不断寻求创新突破的新路径,对风筝进行新的开发和探索。在他看来,风筝不仅仅是一个玩具,更是文化传播与传承的载体。于是,郭洪利带着他的风筝走向了一条与时俱进,跨界破圈的道路。

近年来,郭洪利的风筝和许多知名品牌、热门游戏联名合作,如匹克球鞋、霸王茶姬、肯德基等品牌,共同推出文创产品,融合风筝文化概念,推动风筝文化的曝光度。与王者荣耀共同推出的李元芳风筝主题皮肤“飞鸢探春”点击量过亿,极大地拓宽了风筝文化的受众群体,凸显了非遗文化的茁壮生命力。这些跨界融合的举措,大幅提升了潍坊风筝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使潍坊风筝被更多人了解和喜爱。

同时,郭洪利充分考虑到当下年轻人的生活节奏以及喜好,与当下的一些受欢迎文化元素,新鲜的事物相融合,设计打造了鹤鹿同春系列产品,除了色彩绚丽的传统风筝,还创新开发了风筝主题的小摆件、万年历,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可,甚至一度供不应求。“我们准备继续拓宽产品类型,争取让大家有更多、更好的选择。”郭洪利坚定地对记者说道。

文化需要活力,更需要“破圈”。郭洪利紧跟时代发展潮流,结合新媒体平台,和潍坊风筝一道,走出小作坊,迈向大市场。无论是“非遗+电商”让传统文化跃上新高度,还是“非遗+流量”让古老技艺焕发新光彩,潍坊风筝的非遗创新之路走得扎实而精彩。以传承为根,以创新为翼,交出了一份令人骄傲的“文化答卷”,也成为了一张走向世界的文化名片。

灯火摇曳,烘烤着竹篾,也见证着潍坊风筝的发展沉浮。情牵纸鸢,矢志不渝,郭洪利用坚持诠释“只做精品”的非遗工艺信念。匠心为笔,岁月为色,他以创意描绘“惟实励新”的潍坊城市精神。他以双手,扎出传统非遗技艺的筋骨;凭创新,开拓潍坊风筝蝶变的希望,带着潍坊风筝,走出一番崭新而广阔的天地。

新黄河潍坊频道:李尚明时鑫垚

0 阅读:1
新黄河

新黄河

新黄河客户端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