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朱松梅)一个月前,位于八里庄的朝阳区托育综合服务中心正式运营,里面的“宝宝屋”专门照护3岁及以下的小小孩。如今,十多个小朋友陆续入托,在这里开启他们的集体生活。
在东四环附近的力源里北街,这家“宝宝屋”的门头是一个大大的彩虹。3000平方米的开阔空间里,很多家具、设施都是可爱的迷你版:袖珍沙发、桌椅、书架,还有小小的马桶……海洋球和各类玩具更是充满了童趣。
八里庄街道办副主任马思来介绍,中心总共设置了114个托位,其中全日托48个托位,临时托66个托位。根据孩子的年龄段,全托又分为托大班、托小班、乳儿班,就连几个月大的孩子都能入托,平均师生比是1比3。
胡女士家住十里堡,是个三胎妈妈,最小的孩子只有1岁8个月,前段时间,她全职照顾孩子,暂时中断了工作。“10月份,我看到北京日报的新闻,说是八里庄要开一家托育中心,就赶紧报了名。”她说,把娃送到托班之后,自己也会有更多的职业发展空间。
这么小的孩子入托,能适应吗?“孩子们刚入托时,多少会有些分离焦虑。”中心负责人田捷告诉记者,48个全托位已经基本报满,但中心采取了分批入托的方式,每周只安排新接收3至5个小朋友,以保证教师能够给孩子足够的陪伴。“我们的老师会第一时间回应孩子们的需求,给他们足够的安全感。”
走进乳儿班,2名教师正陪着3个小朋友做游戏,几个孩子都不满1岁,正在咿呀学语的阶段。见到生人来访也不怕,睁着大大的眼睛观察记者。“孩子们刚来的时候,我们几乎全天都要抱着,吃饭也得抱在怀里。”一位教师告诉记者,小朋友们适应得很好,一周左右就能自己独立玩儿了。
孩子们的表现让家长感到惊喜。上周,程静静把自己一岁半的儿子虎子送到了托育中心,没几天时间,孩子就在这里学会了自己吃饭。“虎子以前从不自己吃饭,现在不同了,我一喊开饭,他就自己爬到了餐椅上,一口饭、一口菜,吃得很好。”程静静说,“集体生活让孩子成长得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