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2月8日报道澳大利亚东亚论坛网站12月5日刊登题为《中亚正按照自己的意愿与世界合作》的文章,作者是法提赫·厄兹塔尔苏。文章编译如下:
2024年,中亚成为全球舞台上的关键角色。中亚已经成为日益加剧的竞争的一个战场。随着2025年临近,中亚各国越来越注重经济多元化、可持续伙伴关系,以及能够维护国家自主的同时令本国从外国投资和对外合作中受益的政策。
中亚从一个其他国家在此展开权力博弈的纯粹舞台,演变成一个坚决维护国家自主的地区。随着该地区崛起为一支在全球权力格局中处于中间位置的力量,中亚各国对全球事务作出重大贡献,尤其是在能源、交通和冲突调解方面。该地区建立了强有力的伙伴关系,并在关键矿产领域获得影响力。这些趋势将继续增强,而且会越来越显著,并将在2025年影响双边和多边关系。
2024年,俄罗斯和中国都加强了与中亚的接触。俄罗斯总统访问了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中国领导人访问了哈萨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
在这一年里,许多国家都设法加强与中亚各国的关系,特别是在关键矿产领域以及“中间走廊”(即跨里海国际运输通道)事务方面。除了欧盟“全球门户”计划以外,欧盟还定期举行相关会议,以建立连接中亚与西方的综合互联互通系统。此外,美国也高度关注中亚地区的关键矿产。
2024年4月,英国时任外交大臣戴维·卡梅伦对中亚的访问预示着一个“新时代”拉开帷幕。英国政府发布的题为《处于十字路口的国家:英国对中亚事务的参与》的报告称,英国将从战略上塑造与中亚的关系,以应对来自俄罗斯和中国的竞争。但中亚国家反对英国这种家长式做法。
2024年9月,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到访中亚,参加第二届德国-中亚峰会。与英国类似,德国政府对此次访问的描述是“为(双方)关系注入新活力”。
受中国不断扩大的经济存在、俄罗斯地缘政治举动以及“中间走廊”等关键项目影响,中亚将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欧盟的影响力可能会受其周期性参与和远离该地区事务的模式影响。这种不连贯的做法可能会限制欧盟与中亚建立持久伙伴关系,以及维持地区影响力的能力。
预计中亚各国会很重视“C5+”(即“中亚五国+”)形式下的多边关系和组织。在这种理念下,中亚将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关系,关于建立新组织的倡议也会应运而生。
中亚地区不再是任何一个超级大国的后院。在这个各方平等追求互利共赢伙伴关系的时代,西方国家被期待作为可靠伙伴为相关项目作出贡献,而不是扮演“保护者”角色。
批评中亚国家或迫使它们改变在阿富汗问题等敏感议题上的政策而不考虑地区现实情况的做法,不太可能被该地区积极接受。削弱俄罗斯和中国影响力的行动也不太可能如愿以偿,因为这些行动被中亚各国视为缺乏信任基础的短期政治花招。(编译/杜源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