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南通召开“跨江向海,奋力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要支点”主题新闻发布会。在发布会上,南通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公布今年前三季度,南通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414亿元、增长6.3%,增速在全国26个万亿城市中列第2位。
保持地区生产总值高质量发展,南通是怎样做到的?南通市发改委副主任李炜介绍,“四个突出”是南通跨江向海取得明显成效的“秘诀”所在。在南通地区发展过程中,始终突出互联互通,高水平打造综合交通枢纽;突出跨江融合,高质量推进产业创新协同;突出向海图强,高起点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突出便民利企,高标准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除了亮眼的数据,南通跨江向海,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印记还体现在一个个火热建设的重大项目现场。
寒风凌厉,江水滔滔。来到位于启东市的崇启公铁长江大桥施工现场,吊机正在不停歇地运送建材,项目施工进程并未因下降的气温放缓分毫。“4号主塔现在已经45米高,相当于15层楼高,预计明年就能完成主体建设。”沪渝蓉(沪宁段)V标北岸工区总工王明智介绍,在未来,这个在江水中每天都在“长高”的主塔将会承担托举世界上在建最大跨度无砟轨道公铁两用桥,在桥上行进的高铁将会以350公里每小时的时速跨过长江到达上海崇明岛。“在未来,从启东到上海宝山区,只要不到半个小时!”王明智说。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南通正加快融入“轨道上的长三角”发展大局,先后建成新长铁路、宁启铁路、海洋铁路,铁路总里程达到428公里,居全省前列。北沿江高铁、通苏嘉甬高铁建成后将大幅缩短南通与苏锡常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乃至长江中上游和沿海地区的时空距离,实现1小时直达上海、2小时畅达上海大都市圈、3小时通达长三角主要城市。
如果说崇启公铁长江大桥的“拔节生长”是南通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民生所系”,黄海之滨港口码头的陆续投用则是许多企业的“众望所归”。
“作为一家内地重工企业,吕四港的货运基地就是我们向海外市场进军的一块绝佳‘跳板’。”在江苏卫华海洋重工码头上,两台2000吨的门座机已经进入最后的调试阶段,将在不久后通过海运分别发往缅甸和墨西哥。公司总裁杨少勇介绍,码头正式启用让企业具备了超大型港口机械的生产制造能力,地理位置以及企业制造研发能力等多重优势叠加,让企业第一年投产就赢得了近20亿元的订单。不仅如此,原先需要分装运输的几千吨的大型起重机械,现在客户仅需一周左右时间就能收货使用,高效的海运也为企业带来更多的订单。
“正式投产第一单,是舟山西堠门公铁两用大桥所用钢结构的制作和物流发运,现在正在逐步加大产量。”在中铁四局集团第九工程有限公司智能制造分公司,上月刚刚启用的厂房内,几名工人正在切割处理一块6吨重的大型钢板。距厂房不远处,企业配套的1万吨级件杂货码头疏浚工作也正在同步开展,预计本月底就能正式开工通航。公司副总经理崔亚琦介绍,原先运输钢材,基本通过陆路运输。现在依托通州湾港区通江达海的便利条件,企业才得以进一步开拓周边钢结构制造桥梁以及海工船舶等相关业务。对比陆运的运输方式,海运水运更能为企业节约30%左右的运输成本。
近年来,南通市积极策应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南通港建成5万吨级以上泊位36个,通航世界96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全港60%的业务为长江中上游以及长三角其他地区中转服务,沿江形成矿石、煤炭、粮油等大宗散货重要中转基地,沿海形成LNG能源基地。
依托一个个优良港口,更多从事海洋产业企业纷纷落子南通。目前,南通市海洋产业生产总值约占全省1/4,船舶、海工产业规模分别占全国1/10和1/4,高技术船舶和海工装备跻身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建成1个国家级海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6个省级联盟,集聚涉海创新平台48个,形成6条集群化协同创新产业链,汇聚200余家涉海高新技术企业、1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单项冠军企业。
起重机与龙门架的繁忙,体现了南通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火热进程,更多的细节则藏在一个个“小而精”的科创园区之中。咖啡店氤氲香气,玻璃外墙的办公区域高端大气。谁能想到在一年多以前,这里曾是一片脏乱老旧的厂房区。在能达生物医药科创园,南通开发区控股集团总经理凌华介绍,这个仅有8栋楼的科创园区主要为小型、初创的医药企业提供研发转化、创新协同的平台。运营使用一年,已经有超过20家企业入驻,其中近10家企业是从上海等地“跨江而来”。
近年来,南通积极对接上海、苏南产业发展目标和布局动向,加快实现产业链协同、创新链对接和供应链融合。全市建有跨江合作园区19个,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等7个开发园区获批江苏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长三角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南通分中心、长三角光电技术创新中心等科创载体先后落地。近五年沪通两地的产学研合作项目数以年均20%的速度递增。
下一步,南通将持续放大多重国家战略叠加优势,深耕沿海、策应上海、开拓蓝海,着力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务实谋划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发展。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制度性创新成果和跨区域协同的成功经验,探索沪苏毗邻区域协同发展新机制,在基础设施、园区共建、产业协同等方面强化分工合作,着力打造长三角新质生产力承载地、制度创新试验田、融合发展样板区,为高质量跨江融合积累经验、提供示范;加强区域合作持续推动高水平跨江融合。积极策应上海“五个中心”建设,深入开展沪通科技创新、商务、港航、金融等领域战略合作,推动形成功能互补、全面对接的良性发展格局。更宽领域融入苏南,深化落实苏通、锡通跨江融合一系列战略合作协议,不断完善协同对接机制,推动一批跨江合作事项落地落实。持续深化长三角“一网通办”,一体推进政策、市场、政务、法治、开放、人文“六个环境”建设;持续推动高质量向海发展。深入落实“水运江苏”部署,加快建设长三角北翼江海组合强港,打造襟江带海的战略开放枢纽。强化沿海与沿江之间联动发展,做足“沿江创造+沿海制造”的文章,形成“1+1>2”的效果。培大育强海洋装备、先进材料、新型能源三大地标性产业,集聚壮大航运物流、海洋信息与技术服务两大支撑性产业,做精做特海洋渔业、海洋文旅两大提升型产业。建强高能级创新平台,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加快集聚涉海人才,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更高质量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打造全省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张周楠李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