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楠、赵登岩
12月1日上午9点,镇江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副主任王召根站在船头,双手托着望远镜仔细观察。31公里的长江岸线,他坐船巡查一趟要4个小时。“现在巡查比过去精准多了。”每年此时,长江贫水期开始,周边的江豚群落都会回到保护区,他每周要保证至少一轮江面全覆盖的巡查。
长江镇江段水质常年保持II类,江豚逐浪成为常态。这得益于镇江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持续协同推进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
十年来,镇江创成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跻身国家低碳城市试点优良城市,成为江苏省唯一生态文明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当地高质量发展的含“金”量更足、含“绿”量更多、含“碳”量更低,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生态向好,水清岸绿
镇江世业洲往东,江水被江心洲一分为二。南边的航道上,货船往来繁忙;北边的水域中,则只有一艘镇江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巡逻船。
“我们这个保护区是江苏省最早建立的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也是国内唯一一个核心区没有被开辟为主航道的保护区。”王召根边通过望远镜观察江岸边介绍,此行他的主要任务是查看周边企业是否存在偷排行为、是否有江豚搁浅等。
除了划定自然保护区保护江豚,当地还对长江沿线实施常态化的禁渔防控。
润州区是镇江市禁渔重点防区,2021年9月,当地和平路街道组织退捕渔民成立了全市首支护渔队,负责辖区内31公里长江岸线,涉及省级豚类保护区、市饮用水源地等重点禁捕水域的禁渔巡护工作。
今年66岁的华庆富是护渔队队长,在他的印象中,这个季节的江风如刀,吹得人的脸生疼,队员们却都毫无怨言地坚守岗位,“能为守护长江做点贡献,大伙儿都乐意。”
“我打小在船上生活,哪个时段、哪片水域偷捕频发,我都清楚。”护渔队队员周忠亮笑着说,队员们每每闻令则动,15秒接听举报电话,20分钟内到达现场,能够24小时不间断地沿江值守巡护。2023年,他所在的护渔队参与行政立案3起,清理网具920余张,发现并制止非法垂钓80余起。
人力巡护之外,当地配套有5G无人机自动巡查机库、AI智能识别相机、水质和环境监测系统等设施,构建起“水陆联动,天地一体”的监测体系。
豚类保护与护渔工作的努力付出,是镇江上下重视长江生态修复的一个缩影。2023年10月,镇江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的当地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科学考察成果显示,2023年长江镇江段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为34头,约占长江干流江苏段江豚总数的27.9%。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达到了946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鹤、东方白鹳等在此现身,长江湿地里的新植物不断出现。
产业向新,绿色可期
位于镇江丹徒区的江苏鹤林水泥有限公司,厂区环境干净整洁,如果不注意看入口处的企业标识,你可能不会想到这是一家水泥加工厂。
“很多水泥厂因为粉尘污染,树上都看不到绿叶的。”该公司总经理徐斌介绍,他们累计投入数亿元用于环保升级改造,将工业废渣用作水泥原料,实现了资源的二次利用。
余热回收发电,是这里低碳生产的另一举措。徐斌说,利用工业废渣加工过程中排出的废气余热进行发电,能满足2座总装机量达26兆瓦的余热发电站,每年可发电1.5亿千瓦时,解决了公司1/4的生产用电量,折算下来节能4.12万吨标准煤,“我们对工业废料吃干榨尽,基本实现了废气废渣零排放。”
对生态环境的高水平保护离不开高质量发展。近年来,镇江积极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加快可再生能源利用,推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不断筑牢水清岸绿天蓝的产业基石。
数据显示,镇江市近三年累计关停取缔“散乱污”企业1337家,拆除和修复面积近300万平方米;将55个工业园区(集聚区)整合为10个主体开发区、11个辐射联动园区和5个提级管理园区,园区总数压减了54.5%,在全省率先实现园区循环化改造全覆盖;着力培育主导产业,把“四群八链”作为全市新兴主导产业,形成了1个2000亿级产业集群、2个1000亿级产业集群。
“绿色不仅是发展方向,更蕴藏着巨大的机遇。”镇江市工信局局长李莉珺表示,将继续开展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建设,推动39个绿色制造重点项目竣工达效,力争新增省级以上绿色制造单位20家以上,创建一批能效领跑企业和“零碳工厂”“近零碳工厂”。
山水花园,低碳之城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1300年前,唐代诗人王湾行至镇江北固山下见到的青山绿水、潮平岸阔之景,如今在镇江同样司空惯见。
今年国庆假期,一段“75秒带你看镇江”的视频在朋友圈刷屏。视频中,山、水、城、林融为一体的旖旎风光尽收眼底。游客用脚“投票”,国庆7天超500万人次打卡镇江,游客量同比增长10.52%。这座山水花园名城备受游客青睐的背后,是当地低碳城市建设的生动实践。
绿水青山是镇江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更是当地倾力守护的城市特质。从2012年被列入第二批全国低碳试点城市到2023年获评国家低碳城市试点优良城市,镇江先后提出碳峰值、建设碳平台、实施碳评估、开展碳考核……一批批低碳成果、低碳试点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很多举措在全省乃至全国开创了先河。
“14时32分,220KV云林变电站成为零碳电力供给站,电力负荷全部来自光伏电站。”对着电脑屏幕,镇江丹阳市供电公司设备管理部王毅舟完成了一次对当地绿色电力分布的实时溯源。
打造智慧低碳城市,数据采集是前提。3年前,镇江在全省率先建成投运能源和碳排放管理平台暨镇江市能源大数据中心,实现对城市、企业相关碳排放数据的实时采集、核算、监测、分析,摸清了城市“碳家底”。截至目前,该平台已汇聚全市60多个部门、单位的80多亿条公共数据,数据接口月均调用1200万次,为智慧城市绿色能源环境应用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十年来,全市能耗强度下降了38%,PM2.5年均浓度下降了49%,优良天数比率提高了16个百分点……”今年7月,镇江市委副书记、市长徐曙海在江苏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要统筹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扬优展长厚植发展新优势,精心描绘“镇江很有前途”的时代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