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着初冬的暖阳,记者来到西秀区东屯乡市新村市梅组,这里不仅留下了红军长征的印迹,还留下了红军战士陈伦辉为人民服务的动人故事。
走进市梅,青山田野间有一条清澈的小河,河上有一座石拱桥。“这座桥以前叫市梅大桥,当年红军队伍经过这里往现在的鸡场乡方向挺进。为了纪念红军,传承长征精神,后来大家都叫它‘红军桥’。”75岁的陈吉胜老人指着红军桥向记者介绍,他的父亲陈伦辉也是当年长征队伍中的一员。
“我爷爷曾是江西游击大队的负责人之一,后因叛徒出卖惨遭杀害。爷爷死后,父亲没有退缩,毅然决然地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跟随队伍踏上漫漫长征路。”
随着陈吉胜老人的讲述,时间回到了1935年。1935年4月,彭德怀、杨尚昆和叶剑英率领的红三军团由广顺的石酮、新场、洞上进入安顺县(现西秀区)东屯的市梅村(现西秀区东屯乡市新村市梅组),在这里留下了长征印记。
长征途中,因遭遇国民党飞机轰炸,陈伦辉腿部受伤,脚肿得连鞋也穿不上,高烧不退,只能滞留在市梅村的老百姓家中养伤。伤好后,队伍已经走远,陈伦辉无法追赶,而当时的国民党鹰犬四处搜捕掉队的红军战士,陈伦辉只能隐姓埋名,化名“老幺”生活在这里,在市梅村及邻近村庄村民们的帮助下,他一次次成功躲过了敌人的“魔爪”。后来形势缓和后,他便跟着一个叫杨进先老木匠学木工,老木匠见陈伦辉人品好,于是将其亲侄女杨香妹介绍给他,二人结为夫妻,从此定居市梅村。
定居市梅村后,陈伦辉时刻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红军,时刻想着为人民谋福利。“在我心中,父亲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他心里一直记着要为老百姓谋幸福,时刻想着大家的利益。1955年,他成了村里大队的支书,就带领大家干了几件大事。”陈吉胜回忆道,当时村里教育资源落后,很多孩子没有书念,父亲便创办市梅小学,亲自去很远的地方请来了教书先生,又为了修建更多的教室,还让出了自己的自留地。“市梅小学的教学质量在当时的十里八乡很有名气,周边县区、村庄的老百姓都会让孩子来这里上学。”
不仅如此,陈伦辉还组织村民修路,当时有人劝阻他,认为没有汽车跑,修路是白费力气,但他不为所动,依旧每天带着大家一起“哐哐”抡大锤。“现在村里大部分人家都买了汽车,快递也能通到村里,我父亲当年的坚持是正确的,他很有远见。”陈吉胜说。
有了学校,有了路,陈伦辉又发动群众架设高压线,把电力引进了村里,让村民告别了煤油灯,让村里进入“电力时代”。
在父亲身上,陈吉胜看到了中国工农红军一心为人民谋福利的无私奉献精神,也看到了他们坚持事事以人民利益为重。“我一直记得8岁那年,很多小娃娃都去村里的公社偷偷拿红薯、土豆充饥,我也去偷拿了一次,但是父亲严厉地批评了我,因为这事,母亲还和父亲生气了。后来我父亲告诉我,红军战士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作为红军的家属,更不可以这样做。”父亲的教诲,陈吉胜一直铭记于心。
1979年,陈伦辉病逝。病逝前,陈伦辉嘱托当时的大队支书童应林要团结全大队党员,带领全体社员,搞好生产,把想办的事情办好,并叮嘱孩子一定要把自己埋在红军走过的那条路,让自己的灵魂永远和那支队伍在一起。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如今的市新村已然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家户户住起了小洋楼,大部分村民都开上了小汽车,宽敞的村道平坦整洁。
“我的父亲为革命奋斗几十年,任劳任怨,不为名不为利,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陈吉胜说。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郭修刘凤实习记者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