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份新发现的相册全景式记载了侵华日军第二碇泊场(亦即南京碇泊场)的常态,首次曝光的几张军官合影中,先后出现了铃木义三郎、山本俊、太田寿男、安达由己、梶谷健郎等多名重要侵略者的戎装照,对于揭开许多南京人都不了解的碇泊场,如何掠夺中国物资,如何处理尸体,打开了冰山一角,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一本相册打开1938年的南京碇泊场
采访中,常州大学红色文化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卢彦名对记者表示,关于碇泊场的史料很少,许多人都不了解,这处位于南京下关码头附近的日军机构,不仅负责侵华日军部队的后勤保障,还参与了一项重要的隐秘任务,就是对南京大屠杀的遇难者尸体进行毁尸灭迹。对于这个机构的内部运作情况,这本首次发现的相册提供了全景式展示。其中有73张照片,并附有日文标注,内容主要是记录1938年左右南京碇泊场的一些常态运作情况,诸多细节有助于揭开这个神秘机构的面纱。
据悉,当时除掩埋尸体外,侵华日军为掩盖其大屠杀罪行,还采用纵火焚尸、抛尸长江等办法毁尸灭迹。日方资料《南京大屠杀写真集》中提及,1938年1月上旬,日本航空兵井手纯二拍摄的南京下关照片中,日军士兵站在船上用木棍将浅水处的遇难者尸体推入激流中,任由江水冲走。还有日本随军记者村濑守保拍摄的照片中,也出现了同样的画面。
这本红色封面的相册上,标注着“南京”二字。卢彦名表示,相册中一些展现日常的照片记录了日军对于重要战略物资的掠夺,进行侵略的证据,从人员设置到日常工作、运营的情况都有描绘,包括缴获中国的军备物资,以及对日军战损物资的运输、修理等。“可以说,这本相册的发现,填补了我们对于碇泊场研究的空白。关注抗战文物这么多年,当这样一本相册出现,我毫不犹豫就拍下来,这将帮助我们揭露碇泊场是怎样来掠夺中国的物资,怎么样处理尸体,对此南京很多人是不知道的。”
日本战犯太田寿男戎装照首曝光
“很珍贵的是,其中反映了几个重要的人物。”卢彦名说,相册中一张最重要的合照揭开了侵华日军第二碇泊场的“核心构成”。老照片呈现返银效果,在灯光下会反光。记者注意到,这张照片上垫了一张透明的纸,把每个人的姓都标上去,覆盖在头像上,对应每个人的身份。姓氏对照史料,可以锁定几个关键人物。比如第二排左六为侵华日军第二碇泊场司令部司令官铃木义三郎,第二排右六为山本俊中佐,第二排左五为太田寿男少佐,第三排左五为军曹梶谷健郎。
中央档案馆现藏有日本战犯太田寿男1954年的笔供,太田寿男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就职于日军第二碇泊场司令部,负责指挥处理南京下关一带的中国人尸体。他在笔供里说,“我1937年12月15日傍晚到达南京下关,在下关司令部得到如下内容的司令官命令:‘第二碇泊场司令部与南京占领军协定,处理下关地区的南京人尸体,现由安达少佐担任,太田少佐协助。’”“处理方法大部分由下关码头及其稍下游投入扬子江。一部分在浦口东约四公里处烧掉掩埋(主要用汽油烧,利用洼地、地头等),南京市内的尸体由占领部队用卡车运到扬子江岸,直接从码头上游投入扬子江。”他还提及,作为司令部的一员在南京下关指挥处理,不只搬运尸体,配属的输送员对负重伤没有停止呼吸者,使用搭钩扎其头和心脏致死。绝命后,再用钩子搭到船上,投到扬子江里去。此外,太田寿男在抚顺战犯管理所笔供中有关日军在下关江边处理尸体的略图,原件也藏于中央档案馆。卢彦名表示,“目前有关太田的资料都是战后审判时期的,其中人物形象只有一张1956年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内拍摄的身穿囚服的照片,与这张1938年的合影照片隔了18年,而我们在这里首次发现了太田寿男的战时戎装照。”
此外,对于第三排左五的梶谷健郎,学界也有相关披露。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专家孙宅巍表示,在《南京大屠杀史料集》中,由王卫星编纂的《日军官兵日记与书信》和《日军官兵与随军记者回忆》二集,披露了当年在南京碇泊场司令部服役的军曹梶谷健郎的日记及依据日记写成的回忆资料。在其自1937年12月10日至31日(缺27日)共21天的日记及相关回忆中,包括了与安达少佐从无锡一路来到南京,在南京见到太田寿男,以及参加指挥苦力清扫尸体等内容。比如梶谷在12月26日的日记中写道:“下午指挥40名苦力顶着恶臭清除了千余具尸体。真是惨不忍睹,的确是人间地狱。”
太田和梶谷都提及了一个重要人物,那就是安达由己中佐。1938年10月26日武汉沦陷,江汉关被日海军占领,设为汉口碇泊场司令部。“武汉会战以后日军就把碇泊场总部搬到武汉去了,安达在此前后离开了南京。”由此,太田和梶谷都提及的安达少佐出现在这本相册中的一张在汉口举行的碇泊场日军军官会议中。
相册主人还记录了满目疮痍的南京
那么这本相册到底是谁的?在紫金山天文台、中山陵等处拍摄的个人照片,帮助卢彦名锁定了合照中的山本俊中佐,“他的单人照片多次出现在相册中,并且照片中还出现了门口写有他名字的住所,这证明山本俊就是相册主人了。山本中佐是一名重要的指挥官,在也由此凸显这本相册的价值。山本是第二碇泊场的‘二把手’,也是司令官铃木义三郎的继任者。在昭和十三年7月第二碇泊场的合照旁也用文字标注上“司令官更迭”。“山本俊部队”字样也出现在一些照片中。
此外,相册中还有航拍图,以及以长图形式展现的重要照片,展现了位于南京下关的碇泊场的全景,最边的中山码头清晰可见。还有日本甲级战犯,陆军元帅畑俊六视察南京港的情景。1938年2月,畑俊六接替松井石根出任华中派遣军司令官后,就一直留在中国参加侵华战争,指挥了指挥进攻徐州、武汉、枣宜、长沙的战斗。
相册中还有大量相册主人的相关照片。作为山本俊私人的相册,其中还有大量照片记录了1938年南京沦陷时期的明孝陵、玄武湖、中山门、中华门、镇江甘露寺等风景,记者注意到照片上中山陵的景物中还带着弹孔。照片中还记录了市民生活的情景,当时南京下关街头被战争屠戮后的场景十分萧条,断壁残垣的战争遗迹历历在目。卢彦名告诉记者,通过后续史料挖掘,针对这本相册还将展开更多研究。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