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薛江华魏强张露曦图/省政协提供
12月9日,粤商·省长面对面协商座谈会在广州召开。围绕“推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主题,10位粤商代表结合自身发展畅所欲言,讲困难,提建议。省长王伟中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回应大家关切,要求省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充分吸纳省政协调研组的调研成果和各位企业家提出的意见建议。省政协主席林克庆指出,推动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汇聚多方力量长期稳定地支持。各级政协要坚持建言资政与凝聚共识双向发力,既要掌握实情,为党委、政府推动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建诤言、献良策;又要凝心聚力,协助党和政府多做解疑释惑、宣传政策、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省政协将充分吸纳大家的宝贵建议,继续修改调研报告,形成协商座谈会纪要,为省委、省政府完善决策、推动工作提供参考。
为高质量开好此次座谈会,省政协党组高度重视,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为准备好这次协商座谈会,省政协主席林克庆、副主席袁宝成、副主席李心、秘书长陈文明牵头组成调研组,与省工信厅联合相关地市政协,认真研究省内情况,分析比对外省情况,还以此为题召开深度协商会,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调研组于2024年9月至11月期间,分赴广州、深圳、汕头、佛山、清远、东莞、揭阳等7个省内地市,以及重庆市、湖北省开展实地调研考察,并对湛江市开展书面调研,累计走访约40家企业,召开9场座谈会,广泛听取省、市政府有关职能部门情况介绍和100余家专精特新企业的意见建议。
总量形成规模
广东有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7万家
调研组通过“数字政协”平台,广泛征集吸纳省市两级政协委员的真知灼见。其间,林克庆主席多次对调研提出指示要求,并围绕本专题主持召开“主席委员专家深聊会”,袁宝成、李心副主席多次主持召开会议,对调研报告提出修改意见。调研组在掌握大量一手资料和广泛征集各方意见建议基础上,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指出,广东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是仍存在有效市场需求收缩、股权融资市场低迷、技术人才招引困难、知识产权侵权频发等问题。调研组认为,要从狠抓现有各项政策落实落地、优化改进各项培育措施、创新政策供给激发新动能三个层面,加快推动广东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
截至2024年11月底,全省共有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7万家,累计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89家,专精特新企业以蓬勃的发展动力撑住了全省优质企业培育梯度的“腰杆子”。2023年,广东专精特新企业总营收超2.6万亿元,资产总值4.05万亿元,利润合计736.3亿元,专精特新企业以0.4%的数量占比,贡献了约20%的中小企业营收总额,提供就业岗位约230万个。
调研组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提出了当前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比如有效需求收缩,市场信心不足;海外市场风险高,企业政策和风险信息获取难;关键核心原材料和装备进口存在“断链”风险等问题。调研组在调研中发现,部分专精特新企业关键核心原材料和高端装备进口遭遇限制,股权融资市场低迷,信贷供需仍不匹配。此外,还存在专业技术人才缺口大的问题。调研显示,75%的企业认为“技术人才短缺”阻碍了进一步研发创新。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调研中,汕头某企业反映,近三年引进的20名硕士以上人才中,仅有一人仍在公司就业。
抓落实
建立跨部门工作联络督导机制
找出问题,再开方对症进行“治疗”。调研报告建议深入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地,建立省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的跨部门工作联络督导机制。
一是落实企业奖补资金。解决旧账、不添新账,推动各市区县级财政部门全面落实专精特新企业奖补资金,对确有困难的,要及时主动向省主管部门报备资金落实计划并向企业公开。二是落实政府采购倾斜扶持政策。推动国有企业参考政府采购规则,主动向专精特新企业开放市场合作机会,将专精特新认定情况纳入竞标评审内容。三是落实政府项目倾斜扶持政策。根据《广东省推动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动各级财政、科技、工信部门,制定落实首台套、首版次、首批次,以及重点领域研发计划、产业基础再造项目、企业技改项目的专精特新企业倾斜扶持办法。四是落实专属融资支持政策。根据相关政策文件落实推进省内金融机构开发和普及专精特新企业专属产品和服务,提高知识产权质押应用比例,加大信用贷款、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的工作目标。五是落实人才综合保障政策。推动落实专精特新企业专项引才政策,为专精特新关键岗位技能人才提供户籍、社保、子女教育、职称认定等相关便利,探索建立专精特新国际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
促优化
深化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与“百千万工程”的衔接
调研报告建议,深入分析现有培育扶持政策措施的实施成效,找准薄弱点,优化改进各项政策措施。
一是更新专精特新培育总量目标。截至2024年11月,广东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小巨人”企业培育总量目标已提前三年达成。建议及时更新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总量目标,尤其是“小巨人”企业数量方面,量化推进。二是完善专精特新企业服务体系。建议深入推动服务体系扩容、整合、提质。扩容方面,推动省内地市全面普及建设以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为骨干,行业协会商会、产业联盟、创投机构等共同参与的中小企业服务班底,打造省市协同发力的中小企业服务“联合舰队”。三是深化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与“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衔接。建议推动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作纳入珠三角—粤东粤西粤北地市对口帮扶工作,鼓励对口开设粤东粤西粤北专精特新企业服务分会场、分中心,与珠三角核心区共享专家资源。适度增加粤东粤西粤北专精特新企业奖补和科技项目优惠,为这些地区留住和做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支持。
此外还要充分发挥国有资本的战略引领作用和深入推进大中小企业供需对接、融通创新。针对当前专精特新企业营收增速相对下滑,亏损面增大的情况,建议紧扣全省战略性产业集群的重点产业链,推动国有、链主等大企业向专精特新企业扩大市场开放和技术合作机会,探索建立重点产业链生态合作伙伴机制,促进专精特新企业融入大企业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
谋创新
打造专精特新“尖刀连”
调研报告建议,要打造广东保障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安全和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专精特新“尖刀连”。建议从现有2.7万家专精特新企业和未来新认定的专精特新企业中,梳理一批关键优势企业,一批关乎“补短板”“填空白”“国产替代”的产业链关键节点企业,一批从事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和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领跑企业,组成广东专精特新企业“尖刀连”。
二是专项推进,制定专精特新专属创新扶持措施。建议对入选国家“重点小巨人”的企业,给予相应比例的省、市级财政资金配套。三是助力扬帆,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建立专精特新企业关键材料、装备进口的保障通道,推动主管部门领导挂帅解决关乎企业基础生产运营的核心原料、装备等“救命”问题。四是金融赋能,疏通金融机构“不敢为”的堵点。加快推动制定广东金融机构尽职免责实施细则,探索制定地方性法规,督促金融机构成立信贷尽职免责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政府部门、金融机构、行业智库、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共同参与的金融风险评估机制,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等新型融资模式的普及推广提供制度保障。五是引智强企,真金白银打造专精特新人才“反向飞地”。推动珠三角地市拿出办公场地支持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专精特新企业在珠三角核心区建立研发中心、技术中心、工程中心,支持“反向飞地”技术人才择优享受双边人才福利政策。
粤商代表建议
曾庆洪:
坚持长期主义理念,推动专精特新可持续发展
围绕会议主题,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庆洪结合广汽的思考和实践,谈了3点意见与建议。
他建议要坚持长期主义理念,推动专精特新可持续发展。他说,2024年1-8月“价格战”让中国汽车零售损失超1300亿元。车市低价内卷的不利影响已经传导至供应链,车企在前面“贴钱”拼命,供应商在后面“放血”支持。为了避免这种不利局面,曾庆洪建议充分利用粤商省长面对面协商座谈会这个平台,发挥顶层沟通优势,让汽车主机厂和产业链上下游的专精特新企业携手合作,避免内卷式低价竞争,强化技术创新降本,构建大湾区内合作共赢的产业生态,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加快转型强化应用,打造专精特新产业链韧性。他建议组织专项攻关,引导支持链主企业成为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的主导力量,联动产业上下游聚焦车载芯片、大模型、高性能运算平台、操作系统、智驾仿真等共性核心技术合作开发。
“联合多层资本赋能,护航专精特新走稳创业路。”曾庆洪表示,随着市场竞争白热化和转型升级的深入,企业融资面临较大压力,但是目前资本市场仍处于低谷,银行对于创新创业企业扶持力度有限。他建议积极引导协调省市区域地方产投、银行及金融机构等,打造耐心资本、常青基金,鼓励和引导对专精特新企业进行长期稳定投资。同时,承诺的项目补贴、留抵退税等要协调及时到位,解决企业燃眉之急,支持企业平稳健康发展。
陈娇:
创新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服务模式
佳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陈娇发言说,佳都扎根广东30余年,走过了从中小企业到省、市的链主的发展道路。目前,佳都科技在人工智能和智慧交通产业链上,有将近3000家上下游合作伙伴,其中300人以下规模的中小型企业占比70%,高新技术企业占一半以上。佳都科技重点打造PCI未来社区这一针对科创企业孵化的产业园区,依托佳都链主产业优势,搭建了覆盖“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的全链条创新孵化培育体系。陈娇表示,现在佳都科技在广东已经有了四大产业园区,在参会前,专门针对产业链和佳都园区的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进行了调研,反馈普遍存在的主要困难有:一是资金、资本、市场、人才等创新要素不足,发展空间受限;二是数字化转型升级难度大,转型需求得不到满足。
针对上述问题,陈娇提出几点建议:推动新型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建设城市级、公益性、共享性的中小企业数字化升级服务平台。创新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服务模式。当前公平竞争审查环境下,单纯的财政资金奖补、税收减免的模式已经不够,而是要更多围绕资本、资金、市场、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量身定制扶持政策,定期追踪企业发展态势及诉求。支持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孵化器、特色园区等服务载体建设,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培育,围绕上下游供需对接需求,做好产业链定向招商和配套服务。
陈平绪:
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享受知识产权优先审查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平绪发言表示,金发科技作为广州市土生土长的民营科技创新企业,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起步,逐步成长为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及“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产业链链主企业。目前集团拥有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
为了更好地扶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陈平绪建议进一步突出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广东应充分发挥专精特新企业在其细分领域中的创新优势,支持其参与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中试验证平台等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平台,并加大力度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全面参与国家、省、市重大前沿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他还建议进一步加大专精特新企业的产业链配套能力。作为龙头企业,建议应以身作则,优先采购专精特新企业产品,“大手牵小手”助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建议政府将专精特新企业纳入到省内央国企、大型企业的供应链当中,鼓励省、市、区内企业之间的互相采购,帮助专精特新企业成为央国企以及龙头企业的重要配套环节,进一步提升广东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他还指出,要进一步加强专精特新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建议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享受知识产权优先审查,开展专精特新企业知识产权维护援助专项行动,推动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海外维护互助机制。
吴厚烽:
对“价低者得”导致恶性竞争的现象予以遏制
广东正超电气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厚烽发言表示,正超电气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小巨人”企业,长期致力于聚焦新型电力系统领域以及核电产业,提供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电气设备。
为了更好地扶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吴厚烽建议聚焦重点产业,构建生态友好型产业协作平台,推广众筹科创模式。建议由政府积极发挥引领作用,围绕世界先进科技发展趋势,梳理省内战略性重点产业集群的重点产业链条,通过政策支持与资源配置优化,鼓励省内同属产业的国、央企、链主等大企业联合省内同领域专精特新企业组成产业协作平台,更好发挥专精特新企业助力产业创新的价值;探索建立重点产业链生态合作伙伴机制。出台措施,对“价低者得”导致恶性竞争的现象予以遏制。
吴厚烽说,正超电气在数字化、智能化方面工作中正面临着一些挑战。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价低者得”的恶性竞争现象。参加会议前,许多同行都谈到了这一问题,并达成共识:这一现象的存在,不仅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还导致专精特新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质量和服务上的提升难以可持续发展,无法获得应有回报。
吴厚烽建议进一步完善省内招投标市场监管机制:由相关部门成立专项小组,加强对省内招投标市场的监管;广泛向各代表性产业的专精特新企业征集意见和反馈,收集各行业低价竞争典型案例;针对突出现象和行业,聚焦开展几次专项抽查,对恶意或不符合健康发展的市场行为,采取检查、通报和约谈等方式进行约束和管理,防止企业恶意压价,扰乱市场秩序;同时,对存在低价竞争的项目,重点分析,协助招标主体从招标源头规则优化,尽快培育形成良性竞争的市场环境。
陈伟荣:
对资源匮乏、基础条件较差的地区给予倾斜
“虽然微容科技在产值、人员等方面已经进入发展快车道,但是面对村田、TDK、三星电机等国外实力雄厚的同行,我们还有不少差距和压力。”广东微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陈伟荣发言指出,当前专精特新企业面临诸多挑战,比如技术研发投入大、投入和产出难成正比、高精尖人才十分紧缺、融资难度较高、市场拓展不易、产品薄利等等。
就加快推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陈伟荣提出以下建议:一是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税收优惠、财政补贴、专项研发、用地指标、产业转移等方面,给予专精特新企业倾斜、支持。二是因地制宜加强对生产条件的部署和引导,尤其是对资源匮乏、基础条件较差的地区,建议给予更大的关怀和倾斜,以降低这些地区的专精特新企业的成长阻碍,培育利于企业快速崛起、创新突破的成长土壤。三是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拓宽融资渠道。金融机构应畅通融资方式,为企业提供多元化的资金支持,帮助专精特新企业缓解资金压力,有的放矢地利用好有限资源,做精产品、做强实力、做大规模。四是企业自身要自力更生,坚守主业,刻苦钻研,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比例,广泛吸纳和培育高端人才,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