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评价韩国开国总统李承晚? 李承晚(1875 年 3 月 26 日 - 1965 年 7 月 19 日),韩国近现代史上政治家、外交家、思想家、独立运动家,大韩民国首任总统。李承晚早年参与韩国独立运动,曾多次被捕入狱。1948 年,在美国的支持下当选为大韩民国总统。在其执政期间,实行独裁统治,操纵选举,打压政治对手。在经济方面,未能有效推动韩国经济的全面发展和改善民生。在外交上,依赖美国的支持。1960 年,在“四一九革命”中,李承晚政权被推翻,流亡美国夏威夷。 以下是一些关于他的冷知识: - 他曾在上海的韩国临时政府担任过 5 年的首任总统,后来又在韩国当了 3 届总统,在第 4 届时被推翻。 - 李承晚的祖上曾是皇室废世子,到他这一代时家族已日渐沉沦。 - 1895 年,20 岁的李承晚进入朝鲜首个西式学校培材学堂学习,在这里他学会了英语,并受到西方近代政治思想影响。 - 李承晚成为基督教徒后,因宣传独立思想被捕入狱,被判无期。1904 年遇大赦出狱后,他远走美国,先后就读于华盛顿大学、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并获得了哈佛大学硕士(1908 年)、普林斯顿博士(1910 年)等学位,是第一个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的亚洲人。有趣的是,他在普林斯顿大学就读博士学位期间,该校校长正是后来成为美国第 28 任总统的伍德罗·威尔逊。 - 1910 年 9 月,李承晚离开美国,经欧洲、西伯利亚、中国东北,再经鸭绿江回到汉城。因为当时日本已独霸朝鲜半岛,朝鲜正式成为日本殖民地,而李承晚由于经常发布独立主张,已上了日本人的黑名单,所以只能选择这样迂回的路线回国。 李承晚是韩国历史上的首任总统,他在韩国历史上的地位和评价具有复杂性和争议性。 一方面,李承晚在韩国独立运动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为韩国的独立和建国做出了努力。 然而,另一方面,他在执政期间存在诸多问题和负面评价: 1. 独裁倾向:通过操纵选举、打压政治对手等手段来巩固自己的权力,限制了民主制度的发展。 2. 经济政策不当:未能有效推动经济的全面发展和改善民生。 3. 外交政策失误:在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上存在问题。 总的来说,李承晚的历史评价是有争议的,他的执政表现既有一定的积极方面,也存在许多被批评和诟病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