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州,两个老人扛着一袋米出门,他们去到桥上,却把大米往水里倒。男子不解,问他们这是要干什么。谁知,老人却说这是在做好事,让他少管闲事,男子不服气,直接回怼:做好事,你怎么不把钱放下去。老人气得不让他拍照。男子却说帮他们宣传,随后发到了网上。
(案例来源:南国早报)
男子出门散步,他漫步在江边,看着碧波荡漾的水波,这里没有汽车的喧嚣,也没有职场的压力,他心里一阵宁静,呼吸着一口清新的空气。心中放松了许多。
突然,他看到前面不远处有两位老人正在搬大米,两个老人动作显得有些吃力。男子加快了脚步,他出于热心肠,就想过去帮忙搭把手。
谁知,两位老人却不领情。他们却显得有些犹豫,甚至有些排斥。他们交换了一个眼神,似乎在无声地商量着什么。最终,老人们摇了摇头,拒绝了男子的好意。
男子感到有些困惑,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热心会被拒绝。他站在一旁,看着老人们继续他们的工作,心中充满了疑问。但他并没有离开,而是保持着适当的距离,静静地观察着。
男子注意到老人们将一大袋大米搬到了桥上,然后开始往河里倾倒。
这一幕让男子大吃一惊,他实在无法理解这种行为背后的意义,这不是在浪费粮食吗?还是老人们有什么特别的理由?
男子的好奇心驱使他走上前去,他用温和的语气问老人和老太,你们这是在做什么呢?
谁知,大爷也不搭理他,他警惕地看着男子,似乎在防备着他的下一步举动,然后直接扛起一袋米又要往河里倒去。其中,有个老太不得已告诉他,我们在做好事。
随后老太不在理会男子。但她看到男子在拍照,立马出声阻止他,不要拍照。
男子皱了皱眉头,不解地说,这是做好事?那你怎么不放点钱下去?你们做好事,那就更要宣传了。
那两位老人却不吭声了,男子觉得他们的行为有些离谱,做好事要这样做?再说鱼也不吃大米呀?要说做好事,就把大米捐给需要的人,或者放在路边也可以,怎么会这样糟蹋粮食呢?
男子想了一遍,也想不通老人为何要这样做,他只听说放生乌龟,还没听说放大米的,难道是拿来打窝抓鱼?那也太浪费了。
最后,男子觉得这两位老人行为怪异,于是把这件事发到了网上让大家评评理。
那么,从法律角度看,该如何认定这件事呢?
1、老人往河里倒大米,构成违法吗?
《反食品浪费法》第3条:我国提倡节约粮食、反对浪费。
老人且没有恶意破坏环境或浪费粮食的故意,那么这一行为本身不构成违法行为。但老人的行为虽然可能出于好意,但客观上造成了粮食的浪费,这与我国倡导的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相悖。
如果这种行为被广泛传播并效仿,可能会对社会资源造成更大的浪费。
2、男子拍照录像老人的行为发到网上,合理吗?
《民法典》第1032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因此,男子在未经老人同意的情况下拍照并上传,可能侵犯了老人的隐私权。
男子未经老人同意,擅自拍摄并将视频发布到网上,不合理,显然违反了上述法律规定,侵犯了老人的隐私权。
不管老人是出于什么目的把大米倒河里,但是他的这种行为还有点说不过去。毕竟粮食对农民来说,粒粒皆辛苦,必须要节约粮食。
对此,你怎么看?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