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驻韩国特派记者莽九晨环球时报特约记者肖震冬]10日上午,韩国经济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官崔相穆在首尔银行联合会馆召开“紧急宏观经济·金融问题座谈会”,讨论金融与外汇市场的动态和应对方案。韩国银行(央行)行长李昌镛、金融委员会委员长金秉焕、金融监督院院长李卜铉均出席。这场会议举行之前,韩国金融业接连遭受冲击。据韩国《朝鲜日报》9日报道,“紧急戒严”事态发生后,三天之内韩国股市总市值蒸发了58万亿韩元(约合2958亿元人民币),外汇储备的4000多亿美元受到威胁,如履薄冰。随着“弹劾总统”的政治角力持续,不仅金融,零售、酒类、房地产、半导体出口等韩国经济的多个方面都感受到了寒意。韩国媒体认为,如果金融不稳定加上实体经济停滞,经济可能会急剧陷入危机。
“弹劾政局长期化”引发担忧
据韩联社10日报道,崔相穆当日表示,近期韩国金融和外汇市场的波动“过度”。他称无论最近的政治状况如何,在经济领域,经济工作组将以经济副总理为中心,全力以赴,最大限度地进行稳定管理。
同一天,韩国金融监督院发布的《11月外国人证券投资动向》资料显示,上个月外籍投资者在韩国证券市场净卖出4.154万亿韩元,连续4个月净抛售韩国股资。韩国《亚洲日报》10日称,随着韩国再度进入总统弹劾时间,不确定性加剧,预计外籍投资者的净卖出行为将持续。
韩国股市周二迎来反弹,这是上周戒严令风波导致该国陷入政治动荡以来的首次上涨。但反弹未能打消多方忧虑。此前一天,新加坡《海峡时报》报道称,在弹劾动议失败后的首个交易日,韩国基准Kospi指数和二级Kosdaq指数已经跌至52周新低,而韩元则接近2009年以来的最低点。韩国《朝鲜日报》称,在此次危机发生后的三天内,韩国主要股市指数Kospi以及规模较小的Kosdaq合计损失相当于现代汽车集团的市值。
韩联社10日报道称,韩国经济陷入了“弹劾政局长期化”的恐惧之中。本月3日,紧急戒严事态因国会的迅速行动而被解除,海外投资者一度认为此次事态为偶发事件,但现在他们的目光也开始变得严肃起来。
多个行业承压
韩国《亚洲日报》10日发表多篇报道称,韩国的零售、酒类以及手机制造行业都遭受了政治风波的冲击,影响还将持续。
报道称,戒严和弹劾事件打击了消费信心,导致韩国零售行业岁末承压。报道表示,行业目前普遍担心总统弹劾局势可能会对市场造成长期负面影响。业内人士进一步表示,如果政治局势持续动荡,长期来看对经济环境非常不利。
韩国的酒类市场也遭到了弹劾事件的冲击,政局动荡使需求显著下降。在首尔汝矣岛和光化门等地区抗议集会频发,餐厅预订取消和酒类订单减少的现象尤为突出。同时,酒类制造商也面临订单骤减、新品销售遇冷的问题。弹劾政局对酒类消费的冲击显而易见。韩媒称,随着聚餐和年终聚会被抗议集会取代,酒类市场在短期内难以复苏,这对整个行业来说是一次严峻挑战。
另据《韩国时报》10日报道,韩国的汽车市场正遭受意外政治动荡和国内消费急剧下降的双重打击,新车注册量创十年新低。根据韩国汽车和移动协会的数据,今年前三个季度新车注册量总计120万辆,是自201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较去年同比下降8.7%。汽车制造商通常会通过年底积极的营销策略来提升销量,但上周总统尹锡悦试图实施戒严令后,这些计划也遇到障碍。
据多家韩媒10日报道,韩国中小企业联合会对1000家中小企业进行调查后公布《中小企业经营现状和2025年经营计划》,调查结果显示,对于今年的经营环境,48.5%的中小企业评价为困难,而80%以上的中小企业认为,明年的经营状况即使不会恶化,也会持续低迷。
国际评级机构的警告
虽然韩国股市在周二迎来反弹,但政局的不确定性使其国际信誉面临降级压力。韩联社援引专家的话表示,当初国际信用评级机构认为戒严是偶发事件,但如果这样的局势继续下去,韩国的国际信用评级也会受到影响。韩国央行行长李昌镛10日在会见反对党议员时也表示,韩国需要向海外投资者发出信号,表明国内经济进程可以正常运转。
据《韩民族日报》9日报道,韩国的主权信用评级自2015年达到峰值后一直保持稳定,但如今正面临降级压力。
崔相穆在8日举行的政府各部门联合记者会上表示:“最重要的是,国际信誉度。我们将坚决维护它,使其不会动摇。”他在10日的会议上也强调,韩国外汇储备为4154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九,且韩国的外国金融资产净额为9778亿美元。政府和韩国央行具备足够的应对能力,将积极采取措施扭转市场情绪。
然而,《朝鲜日报》10日发表评论文章称,世界三大信用评级机构中的惠誉和穆迪已经接连警告说:“如果戒严事件后的风暴延长,韩国的国家信用评级可能会受到负面影响。”文章还援引美国投资银行美国银行的警告表示:“弹劾遭废止增加了不确定性长期化的可能性。在经济基本面薄弱的情况下,加上政治的不稳定,韩元下行的压力正在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