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申遗成功守正创新让非遗“被不断地再创造”|天府周末·文化评弹

身边24小时 2024-12-11 14:26:54

余如波

日前,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随后,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羌年、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3个非遗项目因保护成效显著,存续力持续提升,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至此,我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其中,列入代表作名录39项,列入急需保护名录项目4项,入选优秀保护实践名册1项。

自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正式通过以来,中国一直是非遗研究、保护等领域的积极参与者、践行者。近年来,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尤其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日渐深入人心,与之相关的非遗保护取得丰硕成果,其文化价值在全球范围内受到认可。

“春节”等4个项目进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中国非遗保护工作的又一个里程碑,但它并非终点,而是全新的起点。从“中国”到“人类”,不仅是名称的转变,更对项目的保护、传承、发展等提出了新要求。

先看“非遗”。根据《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涉及“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不难看出,这里首先提及的几个关键词都属于“非物质”层面。因此,对于“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这样的项目,尽管一座具体的桥梁以及相关的劳动工具也在保护的范畴,但更要紧的显然是如何造桥的“技艺”,以及与之相关的那些超越物质层面的东西,比如如何选择造桥的时机,过程中要举行什么仪式、有哪些禁忌,等等。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说过一句话:“传统技艺的工具越简单,工具使用者心里、脑子里的东西就越丰富。”在非遗保护工作中,我们也应该想方设法走进传承者的精神世界和具体实践之中,把这些“丰富”给打捞出来。

再看“保护”。《公约》认为其涉及“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各种措施”,其中尤其提到“宣传、弘扬、传承和振兴”;与此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构成要件,也包括“被不断地再创造”。这与守正创新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可谓异曲同工。坦率地说,不少非遗项目与传统农耕文明等“前现代”的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随着生产力长足发展、城镇化持续推进,它们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逐渐被侵蚀。在此情况下,思索、寻求创新发展之道也是“保护”的题中应有之义。

作为人类共同的精神文化财富,这些非遗也有望为全人类创造价值。此次与“春节”等一同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泰国冬阴功,以及在2019年进入名录的泰式按摩,已经是风靡全球的美食和天然治疗手段,它们不仅成为文化传播的典范,还创造了不可忽视的商业价值和就业岗位。中国坐拥数量最多的“人类非遗”,不妨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人类共同价值,积极探索面向未来的保护之道。

0 阅读:1
身边24小时

身边24小时

随时随地,关注社会民生。